第(2/3)頁 帶著江成走進了計算機深度學習這個領域。 從水木大學出來,江成知道,除了做做ppt,應付下答辯,相當于他的直博生涯即將結束了。 收拾好心情,江成把心思放到了光刻機研發之上。 這兩月來,江成大部分時間都在忙博士畢業論文的事情,周一至周五在水木大學,周末假日則是跑科宇光源和魔都微電子。 不過,出來第一站,江成選擇去的,卻是歐普光電。 和他一同前往的,還有華科院的李衛國院士。 這個小老頭,年紀雖然已經七十多了,但身子骨還算硬朗,瘦瘦的身形,卻是充滿了干勁。 兩個人,外加李院士的助理學生,張小勇,乘坐著飛機往常春而去。 “小江啊,聽徐偉說,你今年就畢業了?”李衛國坐在江成邊上,靠著窗,這會兒朝著江成問道。 江成點點頭,“是啊,承蒙老師看重,準備今年畢業。” “那你可是創造歷史嘍,第一個4年就把本碩博讀完的學生。”李衛國盛贊道。 江成謙虛笑笑,“但和那些留傳青史的校友相比,我還差得遠呢!” “只要你在科學研究持續下去,你一定可以開創更多的成績,青史留名也是可能的。”李衛國樂呵笑道。“就比如說,把國產光刻機研發出來了,首功得記你頭上。” 江成輕嘆了口氣,“現在光源和鏡頭,是制約整機研發的關鍵,我自己心里頭壓力都很大。” “冼珠峰這回說是有突破,如果問題不大,鏡頭就搞定了,那咱們可就算是完成了一大半了。”李衛國有些期待。 不過,江成卻依舊保持著冷靜,他雖然閱歷不夠豐富,但對國企企業,已經有了一定的警惕。 魔都微此前也算是國企了,但卻是坑了江成一把。 “希望如此吧。”江成此行,一是查看冼珠峰所說的突破,是否真的能用上,二是順手摸摸那些光學儀器來。 對于光學的知識,江成只是通過自學廣泛涉獵,但不夠深,實驗操作和儀器也接觸得很少。 但體內的光刻機都能夠模擬光刻,自然模擬光子還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可能,江成也希望在體內超算中的超技術實驗室里頭,建立起虛擬的光機所。 這樣一來,無論是繼續深入研發euv光刻機,或是其他更先進的光刻技術,都可以用得著。 飛機還是很快的,不過2個小時便到達了常春。 夏季初臨,在常春也開始暖和了起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