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水木大學,微電子所。 8月中旬的時候,李信義博士終于不負所望,在團隊的多次的研討之下,初步找到了一個新的辦法。 通過刻蝕技術,在襯底上形成底電極,再利用外延技術,先后布上鉛鈣鈦礦層,之上再做頂電極。 雖然整個思路是有了,但制備卻并不容易。 江成在把這些實驗設備模擬了之后,在模擬實驗室里頭通過千百次的模擬,初步選定了幾個方向,通過研討會的討論,把自己的“猜測”給提了出來。 一下子就打開了眾人的思維。 徐偉大佬高興極了。 于是把大伙都留下來加班加點的搞,就差沒有在實驗室里邊安排床位了。 雖然是有了思路,但畢竟是江成在模擬實驗里頭的模擬,不是現實的世界。 一些雜質會影響成品。 需要找到更加合適的辦法,來達成理論設計下的目的。 這一干,又直接干了半個多月。 9月11日,下午4點鐘。 整個制備實驗卡在了關鍵的一步。 鉛鈣鈦礦層通過旋涂之后,直接熱蒸發制頂電極時,會影響中間層的排布,進而影響效果。 江成在模擬實驗室時,畢竟是完美的實驗條件,但這些完善條件,在現實是極難達到的。 就像是江成通過模擬光刻機,生產的晶圓不會有啥良品率一類的東西,只是設計夠好,原理上制備出來的都是基本一致的。 但現實是不可能的,生產過程中還是會受到了諸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工藝熟練度、生產車間潔凈程度,甚至不同晶圓的雜質分布情況不同,也會影響良品率。 為此,江成仍舊不斷地進行模擬著,看看能不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我認為,咱們可以在介質層之上,再覆蓋一層保護層,比如聚合物溶液。”在大伙有些泄氣的時候,江成再度提出了想法。ъìqυgΕtv.℃ǒΜ 徐偉給大伙鼓勁,“行了,大家都精神一點!咱們繼續嘗試,你們都看看,這半個多月來,小江可是全程參與,提了多少想法,失敗了就再想辦法,科研不就是這樣嗎?” 李信義點點頭,收拾了下有些疲倦的神情,“行,咱們再試試。” 幾人商議了下,一面讓人去調溶液,一面繼續嘗試著。 下午5點半鐘,張京帶著王小剛等人去整來了幾瓶溶液,大伙開始了下一次的試驗。 倘若這一回還是不行,那么,只能是下班回家了。 那么這次失敗,還是會影響一陣大伙的情緒。 江成舉了手,“導師,我和李博士一起來吧。” “好。”徐偉點點頭,由著江成去了。 穿上了保護全面的實驗服,幾人再度進了無塵實驗室,再次對那一塊小塊的材料開干了起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