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為了實際測試一下這些新鮮出爐的芯片,江成通過丁成俊,聯系上了微電子所大佬,花了些錢,借用了一下儀器設備。 嗯,話說這個丁成俊人是不錯的。 江成在發了封郵件請教問題后,明顯感覺對方對自己更不會冷臉相對了。 一些話語,也變成了互相交流探討。 但江成心頭明白,自己只是在體內電腦中有著無限制的電路設計經驗而已,在理論特別是前沿知識這一塊,還存在諸多不足。 時刻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方是正道。 三人進了微電子所。 在一間實驗室里頭的測試臺上,擺放著十幾顆快充芯片。 不過小孩指甲塊大小,很薄,兩側各三個引腳。 旁邊有著實驗用的可變壓電源適配器,以及十數塊手機用鋰電池。 “江同學,你自己有測試過嗎?”連成看了一下,先沒有上手,直接問。 “進行了幾組對比試驗,在9v/2a,5v/4.5a上表現非常穩定,3000毫安的鋰電池,可以在半小時左右充到90%。”江成介紹道。 “嘶!”連成有些吃驚,“這么快!” “這還是為了后續保護電池安全,剩下10%會智能調控電壓、電流,也可以在10分鐘之內全部充滿,為防止過充,充滿電后,將會自動斷開充電。” “光說不行,我得自己來的測試一下。” “請。”江成一臉自信。 為開發好這款快充芯片,江成把連帶的電源適配器、快充協議、數據線相關知識都一一深入學習鉆研了。 整個環節,都將無懈可擊。 連成帶著小李開始了自己的測試。 然后,一測出一個結果,連成就是一陣“嘶!”聲,贊嘆不已。 半個小時之后,連成看著桌上簡易的充電線路和測試結果,已經無比相信這款產品的能量了。 但隨后,連成發現了一個問題。 “咦?!你這充電接口,不是micro-usb?” 江成搖搖頭,“當然不是,micro-usb最大電流只能支持2a,實在是太低了,我在快充芯片設計后,為了讓電池達到快充效果,對接口進行了全新引腳定義。” “接口這塊,是不可以自己定義的。它是由米國usb-if制定的統一標準,國際各個公司都必須遵守。” 江成笑了,“標準?誰說要他們制定的,才是標準?” “這……”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