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村口往南唯一的一處院落,用竹子編織而成的竹架上,放著一層疊著一層的簸箕,上邊曬著切好的藥材,空氣里彌漫著好聞的藥香。 “咳咳咳……”只見院角處濃煙滾滾,在一連串撕心裂肺的咳嗽聲中,跑出來一位點著了頭發的老頭。 朝頭頂潑了一勺水后,宋卓瀟從頭頂滑落下來的水簾里,看到門口走進來兩道模糊的身影。 “哎呀,宋大夫您怎將自己弄得如此狼狽?您這是要做飯?我幫您做吧!” 陳氏每每這個時候登門,就是為了給宋大夫獻殷勤,好給她兒子爭取機會,哪怕隨便指點幾句,也是極好的。 宋卓瀟明面上雖然是半月坡村的赤腳大夫,可卻聽姜家老一輩的人論及,他的身份極有可能是當年被攻破的砦縣縣令! 只是不知這位砦縣縣令怎的龜縮在這方小小的村落里,甘愿當一名不經傳的赤腳大夫。 其他的陳氏管不著,她只希望耀兒在科舉之路上能得到其指點一二,少走彎路罷了。 可誰曾想這老頭竟是個不好啃的硬骨頭,她家耀兒都回來將近半月了,她也求了宋大夫近半月,這宋大夫愣是半點不松口。 姜沿耀將身上隨身攜帶的帕子為宋卓瀟擦干臉上的水漬,發自內心地勸道:“宋大夫,您君子遠離庖廚,您這都將近三十年了都未曾學會點火,還是安心搬我家去讓我娘伺候您一日三餐。” 宋卓瀟也為此無奈,他習得萬卷書,行過萬里路,卻獨獨栽在了這吃喝上。 但搬去姜家,還是算了吧!姜家母子的目的,他又何嘗不知? 只是,他對那人恨之入骨,斷不會再為其效命,更不會為其培養人才,給自個添堵。 “我還是那話,你回去吧!我一赤腳大夫教不了你吟詩作賦,更教不了你寫什么大義為國的文章。” 在墻角剛點起火的陳氏聽了就不高興了,她噠噠地跑過來,“我說你這老頭怎就如此冥頑不顧呢? 我家耀兒可是村里最有出息的童生,他明年若是高中秀才郎,您若是作為老師,臉上不也貼金了不是? 再說我兒孝順,你若幫了他,他能不記著您的好?不給你養老送終?” “你!”宋卓瀟低聲叱她,自身良好的教養讓他再一次忍氣吞聲。 陳氏的指責在宋卓瀟的底線反復蹦跶,就連身為兒子的姜沿耀也為此心中有愧。 他扯了扯陳氏的衣袖:“娘,您別胡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