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十月伊始。 連日的陰雨過后,天氣涼了許多。 今日出了太陽,卻也沒有多少暖意,風吹在身上涼颼颼的。 林云嫣到了慈寧宮。 德榮長公主正陪著皇太后說話。 待林云嫣行了禮,長公主抬手隔空點了點她:“你這孩子,邵兒做事不顧前又不顧后,你怎么也能跟著他胡鬧?得虧是平安回來了,要不然,母后的心都碎了。” 林云嫣乖順道:“是我不好,沒有考慮周全。” “還是乖的,我說她錯處、她老實就認了,”德榮長公主與皇太后道,“乖就好,吃一塹、長一智,最見不得邵兒那樣,回回吃虧、回回不長進,我說他兩句他嘴上認了心里還不認。” 皇太后示意林云嫣坐下,又道:“你有話在哀家這里說就是了,旁處且省省。” “我又不蠢,”長公主努了努嘴,“我是真被邵兒那折騰勁兒折騰累了,但我也不會給其他人當刀,前回就說了,全是我侄兒,誰出頭還不是一個樣,我費那等心力做什么? 要不是真的看不過眼,我才懶得惹六哥煩呢。 話說回來,也是寧安運氣好,正好遇著二哥了,若是再叫二哥走脫,下次還不曉得又出什么招。” 皇太后嘆道:“這等運氣,哀家后怕。” “福禍相依,您曉得的,”長公主道,“邵兒昨日挪回毓慶宮了?” 皇太后頷首:“挪了。” “您勸了,皇叔也勸了,若六哥再想不透徹,大抵就得我去御書房哭天搶地了。”長公主道。 “你啊,”皇太后失笑,“好好的公主,卻比皇子還操心。” 德榮長公主道:“我也不想操心,若不是今年變故,這會兒我還同駙馬游山玩水、沒有回京呢。 現在眼看著秋露重了,不是遠行的好時候,想出遠門只能等來年。 我想著,要不然明年去蜀地吧,正好也去看看常樂。 常樂遠嫁,您一直惦記著,有人去看看總比書信往來放心得多。” “那你可得替哀家捎東西過去,”皇太后笑了起來,“哀家這兩年也后悔,怎么就把阿琪嫁得那么遠……還是云嫣好,就在京中,哀家想什么時候見都能見著。” 說話間,德榮長公主去更衣了。 林云嫣壓低聲音、與皇太后道:“我聽著,長公主應是想開了。” “她是不滿李邵,對別的侄兒也沒有高低之別,”皇太后道,“她也不會替韓家謀劃,這天下還是得姓李、才能讓她舒坦,她原先真要鬧,也是替其他兄弟鬧。” 林云嫣眨了眨眼睛,道:“您是說,賢王爺?我記得長公主與賢王走得近。” “只是她一廂情愿,李沄應該是沒那等心思,”皇太后輕哼了聲,“若是李沄有心,德榮未必輕易作罷,而且、若圣上還惦記李邵,德榮便是趕鴨子上架、也會去逼李沄。” 現如今,李邵看著是沒戲了,賢王爺又絲毫不愿意,德榮長公主也就只能歇了。 如此來看,從前長公主死后秘不發喪,亦能窺出一些端倪來。 李邵手握權勢,胡作非為。 長公主看不下去,可平親王彼時高齡,有心無力,賢王又不愿意摻和、哪怕被長公主硬逼著,最后,她只能去尋李渡。 李渡拿李邵當傀儡,借他的手在朝中鏟除異己,又怎么會與長公主齊心協力? 長公主身死,也就不叫人奇怪了。 等德榮長公主回來,這話題自然就止住了。 又說了會子話,長公主提出來想去靜心堂探望晉王妃與李嶸。 皇太后自是應下,又讓林云嫣陪著去。 兩處挨得近,也沒幾步路。 德榮長公主一面走,一面與林云嫣說著話。 “我說我要去御書房里哭天搶地,也不是隨便說說的,我六哥那性子,惱我一時、也不會惱我一世,”說著,長公主嘆了一口氣,“就是因此,我也很擔心他。” 林云嫣聽懂了:“您是指,圣上現在聽了皇太后與平親王的話,也認識到了大殿下的不足,有了決心,但過幾年、大殿下示弱又服軟,圣上興許會……” “我見過浪子回頭的,不說遠了,就說保安侯那幺孫,他與徐簡關系不錯,是吧?”長公主道,“可我也見過很多冥頑不靈,光長歲數不長記性的,我話放在這兒了,邵兒就是這一種。有點小聰明,卻沒有大能耐。” 林云嫣抿著唇,聽得很認真,卻不給多余的評價。 德榮長公主并不在意林云嫣的反應,只自顧自說了會兒對李邵的不滿,便到了靜心堂。 晉王妃在佛堂誦經。 了卻了一段心事,她的氣色肉眼可見好了許多。 長公主看了她一眼,道:“經文不可隨意斷,嫂嫂先念完吧,我又沒有急事。” 晉王妃頷首表示聽見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