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巧破牛渚-《漢末圣人》
第(1/3)頁
曹昂此番伐袁術,布置了三支人馬,一支為張遼統帥的北路軍,一支為曹昂親自統帥的中路軍,而最后一支便是定徐統帥的南路軍。
對于曹昂來說,拿下淮南固然重要,可拿下袁術一樣重要。所以就必須保證,占領淮南的同時,又有足夠的把握生俘或者擊殺袁術。
因此曹昂布置南路軍,從長江繞道淮南,進行包抄。
南路軍兵馬并不多,除了定徐手中的廣陵部,還有旅賁、陷陣二部,以及蔣欽的水軍右部,共計萬余人馬。
在曹昂的計劃中,這支部隊的戰斗任務并不重,但卻關鍵。他們需要在南線堵住袁術,否則放虎歸山,后患無窮。
因為此役太過重要,曹昂甚至安排張纮擔任南路軍長史,以贊軍務。
南路軍最大的挑戰其實從來都不是打仗,而是如何保密。
一旦讓袁術發現南路軍的蹤跡,提前跑路,則整個計劃便要功虧一簣了。
曹昂的計劃是走長江經濡須水到達合肥,也提前埋好了曹宏這枚釘子,但問題是開戰之后,袁術對于南線是有防備的。
為了防止曹昂南渡,突襲丹陽,袁術在沿江多有布防。
尤其是身為丹陽郡太守的吳景甚至在長江兩岸的牛渚(又名采石山,今安徽當涂北)、橫江津、當利口一帶屯兵,監視長江。
只要定徐從此地向南,必然為其偵之,其戰略目的也很難隱藏。
這時張纮建議,既然不能直接前往合肥,便要將這三處據點全部拿下,堵住敵人的眼睛。
在定徐看來,張纮說得有理,可一旦出兵,必然會打草驚蛇。
張纮卻是說道:“我軍若是直接出兵長江西岸的橫江津、當利口等地,當然會打草驚蛇,可是我軍若是出兵長江東南的牛渚,作出兵入丹陽郡的樣子呢?”
此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策。
在張纮看來,反正北面兩路大軍全力攻打淮南,曹昂再派出一路攻打丹陽,阻擊丹陽的援兵,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定徐大喜,于是點起部隊,打著黃忠的旗號,兵發丹陽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