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壽春之戰(三)-《漢末圣人》
第(1/3)頁
壽春城中的守軍雄心萬丈,徐州軍中卻頗不安穩。
對于張遼的布置,徐商頗有意見。在徐商看來,壽春水師既然主動出擊,不管是真心要戰,還是誘敵深入,徐州主力都該迅速跟進,在肥水之上,與其交手一場,將其擊破。
這樣既能提升士氣,也能恫嚇壽春守軍,如何不進反退,讓人輕視。
徐商甚至認為,大軍要立刻搶攻八公山,占據地形優勢。若是像張遼這般,猶猶豫豫,不敢出手,只會貽誤戰機。
徐商也是個行伍多年之人,他很清楚,若是直接跟張遼起沖突,他身為下屬不占理,于是便想著拉著曹湖、典韋、馬銅等人,推動曹昂換將。
當然徐商并不是想自己做主將,他就是看不上張遼這個幸進之輩。仗著運氣好,立了幾次小功勞,憑什么在他前面。
不獨徐商,曹湖也不太理解張遼的布置。
兵貴神速,大軍四面圍攻,本就要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張遼卻不緊不慢,不慌不忙,這不是給敵人反應的時間嗎?
曹湖倒是沒有聯合起來請求換帥的打算,卻是想著點一點張遼,督促其盡快出擊。
于是曹湖、徐商等人找上張遼,曹湖以中護軍的身份請求張遼,盡快進軍。
張遼沒想到諸將對他如此不信任。他雖然猜到會有一些波折,質疑,也準備以一場勝利來平息這些爭議,可是他需要時間。
曹湖說得比較委婉,可徐商卻毫不客氣。
“今我軍兵臨城下,卻畏而不前,三軍將士如何看待。這些日子,軍中士氣不升反降,各部將士,皆有疑惑,以致軍心不安,人心動蕩。我跟著主公這么多年,就沒打過這種憋屈仗。”
張遼一直較為忍讓,畢竟單論親近,他確實不如其余幾人。
可是徐商此番乃是指責,這讓張遼滿是憤怒。
張遼立時站了起來,看著幾人說道:“公等皆是私意,不顧公事。若是覺得我張遼不能破敵,盡可離去,我自與敵死戰。”
張遼說完,又看向曹湖道:“中護軍,我若不勝,請斬我頭,可是此戰時日尚早,主公尚且不急,難道諸位如此迫不及待?”
張遼畢竟是主帥,而軍中尊卑有序,他一發怒,旁人也不得不顧及。
就在這時,衛兵來報,盱臺來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