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742章 匡亭之戰(二)-《漢末圣人》


    第(1/3)頁

    袁術軍主力從南陽而出,一路向北,各地兵馬如百川入海之勢,紛至沓來,使袁術匯聚了整整十萬人馬。

    這一戰,袁術也是傾巢而動,賭上了身家性命。

    大軍很快進入兗州,張邈收縮防線,堅守城池,這使得袁術很順利地向北推進,一路直到封丘縣。

    選擇駐軍封丘,袁術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封丘南通豫州,汝南的糧草可直接通過陰溝水、浪蕩渠運抵前線,保障袁術部的糧草安全。

    而且從封丘順濮水向東,可深入兗州腹地,而折向西南,又可迅速撤往潁川。

    在袁術看來,以封丘為軍隊的大本營和前進基地,進可攻,退可守,哪怕不勝,亦不會敗。

    大軍進駐封丘之后,擺在袁術面前的是兩個選擇。

    劉岱原本的州治所在東平國,后來曹昂擔任刺史后,便西遷到了鄄城。

    鄄城隸屬于濟陰郡,卻西連濮陽,東接東平國,背靠黃河,乃是整個兗州的核心位置。

    此時曹昂親自鎮守鄄城,而夏侯惇則留守濮陽,二人一東一西,呈犄角之勢。

    對于先打哪一城,諸將各有意見。有人建議直襲鄄城,一戰定輸贏;也有人建議先取濮陽,背靠大河,站穩腳跟,徐圖后進。

    這時袁術的謀士閻象便建議道:“曹孟德主力分屯兩城,互相照應,我軍若是直接選擇攻擊其中一座城池,另一城的軍隊便會與守軍夾擊;而如果分兵進擊,則會造成兵力分散,很可能會形成曠日持久的攻堅戰,到時候劉表再趁虛而去,背后來襲,我軍便會陷入前進不得,后退無路的窘境。

    哪怕我軍能夠應付這三路兵馬,可是曹操身后,還有袁紹。

    無論是鄄城還是濮陽,皆靠近冀州,一旦我軍進攻不利,袁紹很有可能率部南下,到時候就是袁紹、曹操、劉表三路合圍我軍。”

    閻象沒有接著往下說,意思卻很明顯。

    袁術很顯然也想明白了這一點,立刻問道:“子耀(閻象字)以為我軍當如何?”

    “誘敵而出。”

    袁術沒打過什么仗,并沒有太多的軍事經驗,具體到行軍指揮上,他的天賦確實不怎么高,跟孫權差不多。

    對于閻象“誘敵而出”的建議,袁術并不是很理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