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陳平還從沒有如今日這般肆意的玩鬧過。 里外濕透的衣裳緊貼皮膚,泥水已滲透鞋底。 不知是哪里濺出的泥漿,黏在葉崇文的臉和頭發上,昔日靈動飛揚的小書生,已經變成徹頭徹尾的泥猴子。 陳平忍俊不禁剛想嘲笑幾句,卻又看到一旁的何青選,竟也是渾身泥點狼狽不堪。 二人也似笑非笑地望著他。 陳平都不用照鏡子,大概也能猜出自己現在是什么模樣。 小院內響起了三個少年肆意張揚的歡笑聲。 玩鬧好一會,三人為避免感染風寒,各自回房換衣。 陳平換好后站窗前看著潑灑的雨幕,臉上笑意微斂。 在農耕時代。 于百姓而言,殺傷力最大的人禍是戰爭,最兇猛的天災便是洪水。 沒有現代科技的支撐,氣候但凡有了丁點反常,往往會帶來慘絕人寰的后果。 唯有祈禱雨期盡快過去。 而何青選近來最關注的,便是陳平說的水泥。 雖說之前試驗失敗了,可他憑著敏銳的嗅覺,還是發現了此物的巨大價值所在。 何青選一直沒有放棄。 他來到陳平房間,說起近日來多次嘗試燒制的情況。 按照何青選所說前后燒制了十幾次,每一次都嘗試了不同的材料和比例。 雖然至今還未成功,多次的試錯還是讓他受益匪淺。 他認為水泥被成功燒制出來,也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陳平聽罷卻是微微搖頭,覺得何青選過于樂觀了。 他知道工業是一整套復雜之極的體系,數據與實驗的結合中還會產生諸多變數,不是那么容易成功的。 每一個的產品有著必不可少的原料和輔料。 何青選想在一個純粹的農耕時代,單獨去做某一項東西必然是困難重重。 自己的一時興起,卻讓何青選癡迷其中,那肯定不會去打消他的積極性。 若是真有人能夠帶著大譽邁出工業化的第一步,陳平絕對是舉雙手歡迎。 只是這個人肯定不是自己。 陳平絞盡腦汁將知道的一股腦都塞給了何青選。 期望著這顆種子或許能在哪一天發芽長大。 ...... 日落時分,都頭趙瑾趕到了華庭書院。 他將葉老的書信拿出來,鄭重其事地交給陳平。 見到趙都頭嚴肅不茍,陳平面色一沉連忙接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