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天下學后,顧云霽正準備收拾東西回宿舍,卻被山長徐承裕單獨叫到了他辦公備課的房間里。 徐承裕拿出一篇文章,問道:“這是你寫的?” 顧云霽一看,發現正是自己交給陳河的有關黃河治理方略的文章,于是點頭:“確實是學生寫的。” 徐承裕掃了他一眼,試探道:“植樹造林,穩固水土……我可不信憑你自己看了幾本介紹關中的書,就能有如此見地。你倒是說說你是怎么想出來的?” 顧云霽知道徐承裕學識淵博,要是隨口胡謅幾個書名肯定騙不了他,只好說道:“我祖父對黃河治理頗有研究,平日里經常在我們面前提起。學生聽得多了便也記在心里,后來又了解了一些關中一帶的地理,于是有了這幾個治河策略。” 徐承裕似笑非笑:“是嗎?我怎么記得顧老太師做官時最是推崇守仁先生的心學思想,平日里主張修身養性,追尋本心。倒是不曾想他老人家致仕之后,竟關心起這些庶務來了。” “這……我……”眼見謊話被看穿,顧云霽一時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好了,不為難你了。”徐承裕將文章收起來,“不管你是怎么想到的,我覺得你提出的策略都很有道理。聽我女兒書華說,你還認識外邦文字?” 顧云霽答道:“是的。學生從小便愛看一些外邦書籍,時間久了慢慢也就自學出來了。” 徐承裕不再分辨他話里的真假,說道:“既懂治河又會外邦文字,聽說你去年縣試考了案首?年紀輕輕,真是了不得。”說著,他話鋒一轉,“你想拜我為師?” 顧云霽老老實實回答:“是的,學生仰慕山長已久,若有機會能聆聽山長教誨,倍感榮幸。” 徐承裕沉吟道:“嗯——我現在也有點想收你為徒了。”看著顧云霽驚喜的表情,他頓了頓,“不過我還不夠了解你,我之前的弟子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是人中龍鳳,關門弟子自然也不能比師兄們差。” “下一次書院月考,你只要能在本屆新進的學生中考進前三,我便收你為徒,如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