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地球歷4400年,距離人聯遠征計劃開始已經過去了345年。 345年時間里,人聯的發展從未停滯。 無論是遠征計劃的準備工作,還是科學院的科研工作,所有項目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隨著六級科技樹的日益完善,人類文明的力量也比345年前強盛了不少。 但為了低調搜集用于跨河系航行的物資,也為了不引起其他可能存在的高等文明的注意,在呂永昌的命令下,人聯盡可能遏制住了擴張的勢頭。 可即便如此,如今人類文明的疆域也達到了1800光年。 【戴森球】被廣泛用于疆域邊緣地帶。 準確地來說,是偏向太陽系那個方向的邊疆地帶。 原因嘛…… 在昔日的那場戰爭后,那片區域變成了徹徹底底的“文明貧瘠”地帶。 弱小的文明死于戰爭的余波,而強大的文明,則是如同人類一般,背井離鄉,離開了自己的家園另謀生路。 只留下大量空蕩蕩的恒星系和一顆顆尚且處于青壯年的恒星。 這正好滿足【戴森球】的使用條件。 于是,大量【戴森球】被布置在這片星域之中,汲取著這些青壯年恒星的能量。 【戴森球】的大范圍使用,對于這片本就處于低谷時期的星域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星光黯淡,除了默默工作的機械和時不時傳來的時空波動,只剩下了依照規律死板運行的各類天體。 儼然一副死星域的模樣。 …… 開普勒452b,南極。 人聯科學院中心研究所,呂永昌辦公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