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時間流逝。 在反物質引擎的推動下,【鯤鵬】與艦隊以及黑洞的距離不斷增加。 第一次關于曲率航行的實驗也隨之開展。 可以確定,曲率航行與引力有關。 但具體是怎么個關聯法,別說科學院的院士了,就連呂永昌也是一頭霧水。 至于借助科技樹空間的幫助…… 或許是因為積累的經驗以及實驗數據不夠豐富,即便借助量子大腦的超頻功能,呂永昌也無法在靈感海洋中確定具體的研究方向。 于是,此時此刻的人類文明,就像一個摸索著石頭過河的行人一樣。 只能依靠一次又一次的實驗來積累經驗,并一步步推導接下去的前進方向。 “第一次曲率實驗,現在開始。” 隨著呂永昌的聲音在【地球號】內回響,根據實驗預案,零開始控制科研機器人執行相應的操作。 【鯤鵬】移動實驗室內,擁有一臺經過特殊改良的第二代引力場生成裝置。 和普通的第二代引力場生成裝置相比,這一臺擁有更高的操控精度,生成引力場的范圍也能控制在相對較小的范圍內。 但相應的,引力場強度方面就受到了一定的削弱。 因此,它還稱不上第三代產品,充其量也就算是第2.5代產品。 在零的操控下,來自反物質引擎的純凈能量被輸送進復雜的管道系統,引力場開始緩緩增強。 實驗對象,是一顆質量極輕的小球。 在磁場的作用下,它靜靜地懸浮在真空實驗艙的正中央區域。 在其前方不遠處,一個強大的引力場開始逐漸形成。 源源不斷的能量,讓這個小型引力場強度迅速超過了地球,并達到了木星的程度。 強大的引力場迅速制造出了一個凹陷的時空。 就像平整海面上出現了一個小小的漩渦一般。 而實驗用的小球,則是漂浮在海面上的泡沫小球。 在引力的牽動下,它開始向前移動。ъìqυgΕtv.℃ǒΜ 就像被海上漩渦吸引的泡沫小球一般。 在引力場生成裝置的控制下,引力場核心區域開始向前移動。 引力場制造的時空凹陷隨之開始移動。 小球“追逐著”引力場,開始逐漸加速。 …… 【地球號】內。 “教授,還需要增加引力場強度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