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地球歷3258年。 黑洞觀測計劃實施337年后。 原本龐大絢麗的黑洞吸積盤,此時已經收縮成了一個可憐的小圓盤,向冰冷黑暗的宇宙散發著微不足道的光芒。 幾枚黑洞探測器,正位于這個小圓盤的中央區域。 它們尾部的反物質引擎正在全力運行。 龐大的推力推動著這些黑洞探測器圍繞著吸積盤中心的黑洞做著緩慢的圓周運動。 可即便是反物質引擎,依然無法克服來自黑洞的強大引力! 探測器運行軌道的半徑正在變得越來越短,其攜帶的反物質也隨著時間越來越少。 最終,在未來的某一天,這些探測器將會在黑洞的引力下落向它的事件視界。 這是一個極其迅速的過程。 也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 聽起來似乎很矛盾,但其實并不難理解。 在黑洞的事件視界區域,黑洞的引力已經強大到了一個極致,時空扭曲程度也到了難以想象的程度,就連光也無法從視界內部逃脫。 而在視界周圍,因為其無比龐大的引力,時間流速也變得無比緩慢。 因此,探測器會在有限時間內穿過視界,并落入黑洞,但在外界的觀察者看來,它會用無限長的時間去不斷接近視界。 在黑洞的更遠處,一顆行星靜靜地圍繞著黑洞做環繞運動。 在吸積盤那極其微弱的光芒映照下,這顆行星通體呈現著衰敗的黃褐色。 在大量的黃褐色之中,夾雜著些許不起眼的綠色。 隨著緯度的增加,綠色逐漸濃郁,占據了越來越多的區域——直至北極。 和數百年前一樣,遺落之星的北極區域仍然被郁郁蔥蔥的森林所覆蓋——作為遺落巨樹的文明核心地帶,意網核心區域自然得到了充分的營養供給。 高達萬米的遺落巨樹靜靜地佇立在天地之間,盡可能汲取著來自黑洞吸積盤的輻射能量。 不遠處,略微凹陷的地面上,靜靜地躺著一枚碩大的、由無數粗壯樹根包裹的“巨蛋”。 無數艦載無人機和機器人正在將一條條碳納米管繩索牢牢地綁在“巨蛋”之上。 隨著無人機緩緩升空,“巨蛋”顫了顫自己沉重的身軀,逐漸脫離了自己熟悉的地面。 在無數樹葉的“圍觀”下,“巨蛋”逐漸消失在遙遠的天際。 遺落巨樹殘存的意網中閃過一串串生物電流和量子信號。 【努斯】收回了自己遙望天際的“目光”,意識中閃過了一抹淡淡的不舍和遺憾之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