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教授?!? 伴隨著一道電子合成音響起,湛藍色的全息投影再次浮現在呂永昌的眼前,將他的思維從無窮遠處扯了回來。 “探測器已經抵達格利澤3929恒星系,初步探查數據已傳回,是否查看?” 沒有絲毫波動的電子合成音讓呂永昌劇烈的心跳逐漸平緩下來。 他這才想起自己設定“鬧鐘”的第二個目的——根據恒星系的具體狀況,為零分配相應的生產建設任務。 理論上來說,零身為強人工智能,對各種突發情況應該擁有足夠的判斷能力。 但關系到人類文明的未來,他不得不謹慎一些。 呂永昌一邊在心里思索著人類艦隊現在急需的物資,一邊點了點頭。 嘩! 白熾的燈光再一次充斥了整個房間,湛藍色的全息影像也逐漸放大。 突如其來的強光,讓呂永昌下意識瞇起了自己的雙眼。 下一刻,房間燈光迅速變暗,自動調整到了他覺得舒適的亮度。 “教授,根據探測器傳回的數據,該恒星系內擁有兩顆固態行星,一顆氣態巨行星。” 全息投影中緩緩出現一幅星圖。 呂永昌仔細翻閱著探測器傳回的各種數據。 根據探測器傳回的數據,兩顆固態行星稍有區別。 其中,靠近主恒星的那顆固態行星,和水星比較相像。 從它的質量、體積以及密度數據就能輕松做出判斷,硅酸鹽外殼之下,大概率是儲量極為龐大的鐵、鎳核心。 至于另一顆固態行星,因為距離主恒星距離較遠,大氣也比較稀薄,是一個極其寒冷的世界。 表面極其干燥,只有少量的固態冰,幾乎沒有任何開采價值。 可以說,這是一顆極其貧瘠的行星。 氣態巨行星就不用說了。 無論何時,它都是一個合格的能源補充站。 縱然人類艦隊已經用上了反物質引擎,但氦三仍然是艦隊中必不可少的能源儲備。 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方面,反物質生產難度較高,相對昂貴,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反物質能源用在一些設備上太過浪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