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發現勘探船已經無法提供食物以后,巨魚們很快失去了好奇心。 隨著時間的推移,勘探船身邊的巨魚逐漸散去。 最終,這片海域只剩下了一條巨魚,也就是一開始出現的那條巨魚頭領。 和別的巨魚相比,它的體型特別龐大。 在攝像頭的觀察下,它身體表面的龜裂狀皮膚也顯得格外厚實。 和其他巨魚相比,它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區別——它的好奇心格外旺盛。 亦或者說,它的玩心更重。 雖然勘探船一直沒有給它投喂氯化銫和氯化銣,但這三天里,它仍然不離不棄,一直“陪伴”在勘探船身邊。 然后用自己的身體和尾巴不停地撞擊著這艘已經廢棄的勘探船。 一下,兩下…… 堅持不懈,風雨無阻。 這精神,堪稱巨魚勞動模范代表。 呂永昌自然樂得如此。 甚至,他還要偶爾開啟一下主動聲吶裝置,來為這條“一根筋”的巨魚增添一點樂趣。 而后,漆黑的液氨海水中,充斥著一陣又一陣的超聲波,想來應該不是什么好話。 但它為人類的研究過程提供了大量音頻數據。 雖然在目前看來,這些數據和噪音沒什么區別。 但這種精神,還是深深地感動了呂永昌。 于是,呂永昌再次把主動聲吶裝置的開啟間隔縮短了一些。 他真的,我哭死。 設定好程序之后,呂永昌便不再關注巨魚那奇特的“癖好”,此時,他們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眼前的聲波頻譜中。 看著面前密密麻麻的頻譜,呂永昌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 還是沒發現任何規律,甚至截至目前,他們都沒有發現任何重復的片段。 當然,相似的片段有不少。 但僅僅只是超聲波的頻率和長短相近,真要細究,這些片段之間的差異其實挺大的。 至少,在呂永昌和毛正志看來,兩者根本算不上同一句話。 在經歷了最初的“找相似”環節后,呂永昌腦海中閃過了一點靈光。 “你說,這些音頻會不會經過了加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