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再喝碗熱湯, 農夫被燒毀土地跟村莊, 終于拿起槍, 他卻慢慢習慣放棄了抵抗……” 蘇宇雙手飛快的彈奏,鋼琴聲越來越急促。 鋼琴配合簡單的鼓點,卻能描繪出無比悲壯的情景。 戰爭的陰霾下,世界仿佛只剩下黑與白。 黑白之中,被摧毀的房屋,還有那瘡痍的土地,是那么的讓人動容。 “孩子們眼中的希望, 是什么形狀, 是否院子有秋千可以蕩, 口袋里有糖, 刺刀的光被仇恨所擦亮, 在遠方野蠻, 而她卻微笑著不知道慌張……” 聚光燈下,蘇宇氣場全開,雙手飛快的在鋼琴上彈奏,觀眾有一種在看世界級鋼琴家的感覺。 特別是鋼琴曲的那種情感,高速跑動的小調,讓人感到不安和急切,完美融合的古典,又將緊張和壓抑的氛圍渲染到了極致。 再加上歌詞中描繪的畫面,讓人不禁感嘆聽雨在題材角度的選擇上,確實有獨到的一面。 從未有人想過,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戰爭。 而且,將孩子與面包和秋千這些平凡的東西結合。 原本很平常的東西,在這些孩子心里卻成了奢望。 這種對比之下,現場的娥國觀眾不禁潸然淚下。 間奏的鋼琴聲始終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 那種身不由己的無力感,彌漫著整個現場。 就在這時,大屏幕上開始出現之前蘇宇去難民區的一些照片。 那是攝像師麗薩拍攝的一些場景。 照片上,老人婦女坐在破舊帳篷外,那雙眼睛麻木且空洞,仿佛對一切都失去了希望。 他們原本可以過得很幸福,可以和自己的孩子,丈夫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但戰爭讓他們的家變為廢墟,只能在破舊的帳篷生活。 戰爭讓他們失去了孩子或者丈夫,那個家庭的頂梁柱沒了,生活自然就倒了。 除了這些老人和婦女,更加讓人動容的則是那些小孩。 孩子們頭發干枯,渾身污垢,眼神卻非常清澈,他們眼中充滿著好奇,甚至有的孩子臉上還掛著笑容。www.bǐqυgetν.℃ǒm 可這些笑容卻讓人感覺到無比的諷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