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人在眼前,又好像遠隔天邊。 伴隨著伴奏,更添一種凄涼。 “我尋你千百度,日出到遲暮。 一瓢江湖我沉浮。 我尋你千百度,又一歲榮枯。 可你從不在燈火闌珊處。” 裁判席。 秦旭牙關緊咬,臉頰微微顫抖。 雙目中,滿是震驚! 他平時閑散,喜歡研究古詩詞。 所以,在聽到這首歌之后,他心里的震撼,比所有人都深。 現(xiàn)在這種狀態(tài),之前他也有過。 就是當初,林煙雨唱《青花瓷》的時候。 這首歌帶給他的震撼,絲毫不比青花瓷弱。 “才子!這聽雨絕對能稱得上才子!” 這首歌的詞。 讓他聽濕了,眼眶! …… 間奏之后。 歌曲進入第二遍主歌。 “悵然入夢,夢幾月,醒幾年。 往事凄艷,用情淺,兩手緣……” 這一遍。 龔舉仁已經(jīng)完全進入了狀態(tài)。 他拿到這首歌的時候,早就把歌詞的意思全都搞明白。 為此,他還花重金在網(wǎng)上找了專門研究古文學的專家。 當拿到歌詞釋義的時候,他震驚了整整十幾分鐘才回過神來,心里對蘇宇的崇拜又翻了幾倍。 在充分理解歌詞意思之后,他也一直在找那種狀態(tài)。 現(xiàn)在臺上,那漫天雪花,還有雪中那抹若隱若現(xiàn)的倩影,讓他終于理解歌曲里那個“尋”字的含義。 而舞臺下面的觀眾。 雖然暫時無法理解這如同古詞一般的句子,但是絲毫不影響他們聽歌。 特別是那句我尋你千百度,日出到遲暮。 配合著舞臺上兩人遙望的場景。 直接讓他們心生凄涼,不自覺間濕了眼角。 “我尋你千百度,日出到遲暮。 一瓢江湖我沉浮。 我尋你千百度,又一歲榮枯…… 你不在燈火闌珊處……” 當唱到最后一句。 照亮那倩影的燈光時明時暗。 最終,徹底熄滅。 舞臺上除了漫天大雪,只剩下龔舉仁遙望的身影。 伴奏最后,隱約有鐘聲和木魚的聲音。 又將場景凄涼的氛圍感直接拉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