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日城樓開,借民居這家男人打開柴房門,提醒許家兄弟們可以走了。 哥仨從柴火堆里露出頭道:“謝謝兄弟了。” 但是雨勢依舊較大,屬于中到大雨,哥仨只能先跑到雜貨鋪買一張油布,又去臨街買十二個剛出鍋的蒸餅。 哥仨掏出木碗向店家討來三碗熱水,一人先吃一個餅子墊墊肚。 吃餅子時,老二示意倆弟弟隨他蹲門口吃,別站在屋里。 沒看到來買饃饃的嫌棄他們身上味道? 店家好心給熱水,他們別影響人家做買賣。 而剩下的餅子揣在許有銀的懷里,打算留著路上吃。 許有銀脖子上還挎著三個空木碗和三個空葫蘆。 許老三依舊是扛秋梨,老二是背哥仨的行李卷。 店家聽到三個小伙子在商量沒車也要趕路,邊擺弄蒸籠,邊探頭看眼外面雨勢。 心想:除非想掙錢想瘋了,這種天氣才會出車,不可能有車的。 聽說昨日城樓那里,只有一輛去外鎮(zhèn)的車,車夫還本來就是外鎮(zhèn)人,那是要回家這才捎腳順便掙幾個銅板。 店家也聽到許老二那句蹲外面吃別影響她賣餅子,忽然招手喊道:“小伙子,對,就是叫你們仨呢,先別走。我看你們有空葫蘆,這里有熱水,裝滿再走吧,留著路上喝。” 要說許老二和老四,這次外出就沒遇到過什么好人,老三有倉還算不錯,干活時從來沒被人打罵過。 所以大娘冷不丁一句話,給那哥倆感動夠嗆:“謝謝大娘,謝謝了。” 用葫蘆灌滿水后,哥仨來到城樓處只瞟了一眼,確實沒有一輛拉腳車,他們沒想過再等等看,毫不猶豫地將路引交給守城官卡戳。 這戳一旦蓋上,他們的路引就不能再返回縣城,只能一路向前。 三兄弟走在崇山峻嶺之間。 只看這哥仨肩并肩并排走路,他們頭上頂著同一張油布,將扛梨子的老三夾在中間,由老二和老四在兩側(cè)扯著油布。 這一路走下來,連個鬼影都沒有。 而這一走,大致就是五個多時辰(11個小時),中間只停下三次短暫歇歇腳。 所謂歇腳就是路邊鋪上草席席地而坐,許老三由扛麻袋變成懷里抱一會兒,許老二和老四也換換抻油布的胳膊,喝口熱水。 可問題來了,走了個昏天暗地,離最近的村落起碼還要一天的腳程,他們晚上夜宿在哪里。 要不說古代村落設(shè)置也是不人性化。 這不老四就在吐槽:你倒是分散些啊,不的,要么一個村沒有,要么就連成片一個挨著一個。 哥仨決定,再往前走走進(jìn)山吧,趁還能稍稍看清點路進(jìn)山找個山洞子。 哥仨還不是盲目地尋找進(jìn)山點,他們選擇從背陰坡的地方上山,想一走一路過時看看有沒有野姜。 怎么尋找野姜,哪處愛長這物什,還是大哥許有田告訴弟弟們的。 別說,按照大哥教的辦法,他們還真就尋到了野姜,一會兒煮口熱湯喝了暖和暖和。 并且還算比較幸運,又往山里面走走就尋到一處小山洞。 雖然小,只夠容下一個小火堆仨人只能并肩坐著,但是那也很不錯了。 許有倉將袋子和行李放在草席上就去外面掰一些盡量干爽的樹枝子。 出門在外,進(jìn)出城門不讓帶刀具,連小刀都不行,像是家里添置新菜刀也要里正開證明的才準(zhǔn)購買,還要寫清楚去哪里買,到哪里用,除開這段距離身上有刀劍等物被查到,馬上就會被抓起來,所以許有倉必須靠徒手掰。 好在除刀具不讓帶,火折子還有藥物是讓帶的。 此時,許老二就掏出來一種藥粉撒在洞的四周,這藥粉正是當(dāng)初許老太和直播間家人們解釋不清楚名字的植物。 那植物是那次上山直播防蛇的藥粉,那么大一條毒蛇為啥會在藥粉燃燒時被嚇得后仰,才會讓許田芯用鞋錐子扎中要害得手?就是它藥性猛烈。 它叫藜蘆,這是當(dāng)?shù)厝髣《局参镏唬瑩?jù)說牛羊吃了都走不出五步,猛獸和毒蛇見到這東西也繞著走。 而這個冷知識,依舊是當(dāng)年十里八村風(fēng)華正茂的小伙子許有田,教給弟弟們的。 這面老四許有銀在用石頭砸野姜汁灑在空碗里,老三有倉也抱回樹木枝燃起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