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灶屋里,汪氏、吳氏、曹氏和劉媽等人還在忙活,原本董梅叫她們去外頭吃。貼 那個場面她們可不能去,省得人家挑理兒,她們可不想給梅娘找麻煩。 婦人們邊吃邊聊,就聊起了李家院的事兒。 蘭芝剛來那會兒,羅氏還大著臉等著親家上她家門,逢人便說蘭芝是她親家,理應先去看望她。 期間,蘭芝叫柳嫂子去警告過羅氏,以前梅娘在李家所遭受的罪她們都記著,至于什么時候討回這公道,就看李家往后的表現了,屆時加倍奉上。 柳嫂子那威嚴,震懾得羅氏和錢氏頭都不敢臺了。 如今她們尾巴夾得緊,再不敢胡咧咧。 李金銘兩口子在府城也呆不下去了,無奈又回了鎮子。原本還想借著毛衣生意的東風,多賺點銀子好去京都博取功名。若不是董梅放他一馬,他和趙家怕是連落腳地都沒有了。貼 現如今他常住趙家,是名副其實的上門女婿了。 趙氏生了個女兒,據說若是兒子,就入了趙氏的族譜了。這次李金銘也下場考試,去搏一搏舉人功名。 “金嬌娘又開始嚷嚷了。”曹氏道。 “她嚷嚷有啥用,還不是浪費車資盤纏。”吳氏道,“就她幺兒那德行,能考中才叫怪。” “可惜了。”汪氏嘆息一聲,“這銘哥兒本是個好的,硬是被她教成了沒骨頭的樣兒。” “誰說不是。”曹氏又道,“早前先生都夸他,是塊讀書的料。” “老話說,娶妻娶賢,誰也拗不過這個理兒。”汪氏感嘆,“滿村子瞧瞧,但凡家里氣數好的,無不是有個明事理的婦人。”貼 “梅娘說的那話叫什么來著?”曹氏拍怕腦門子問道。 “婦人能頂半邊天。”吳氏應道。 “不光如此。”汪氏道,“蕓娘可是現成的例子,換做是個男人,都比不過她。” 蕓娘一家子住著嶄新的小院子,據說她還置辦了二十畝水田。還存了百十兩銀子在董梅這里,她不信錢莊,就信董梅。董梅沒辦法,只好幫她存著。 劉媽只聽不說,她拾掇好灶臺子,站門口聽著院里的動靜,好給他們煮茶。 眾人又幫著燒水煮茶。 “大娘子說了,那位新來的大人特喜歡喝咱的新茶。”劉媽生怕她們拿錯了茶葉,提醒道。貼 “這也是個怪人,這新茶還真不如梅娘她娘家的那好茶。”汪氏道。 “說的也是。”吳氏道,“不過您沒瞧見那位大人對咱梅娘的心意?” “這我能瞧不出來?”汪氏白了一眼吳氏,“梅娘的性子我也曉得,她喜歡自由自在,希望孩子們也能活得自在。這要換了別人,早就跟著去了。” 尹正本來刻意藏著心意,怕給董梅添麻煩。 還是逃不過這些婦人的火眼。 “梅娘活得透透的啊。”曹氏放下碗筷,忙著拾掇灶臺。想當初,她男人去了后,也有不少人勸她改嫁,但是她硬是咬著牙把孩子拉扯大。現在自己當家,兒子兒媳孝順,她過得比別個好多了。 聽動靜院里也吃得差不多,劉媽趕緊把茶點擺在涼亭。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