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多久,黃來福迎來了三位客人,招呼姜敬庭帶到樓上雅間。 這三位可謂是清新俊逸的翩翩公子,看似二十六七年紀(jì),且言談舉止溫文爾雅。姜敬庭表現(xiàn)得恭恭敬敬,他朝青蓮使了個眼色,自己領(lǐng)著人去了雅間。 青蓮隨后也跟了過去。 “您請坐,蓮兒,給貴客介紹下重頭菜。”姜敬庭說完立一旁站著。 “貴客,這九轉(zhuǎn)大腸做法及其復(fù)雜,成菜后,色澤紅潤,通體半透明,柔韌異常,吃起來軟嫩,兼有酸甜酸辣咸五味,肥而不膩,鮮香美味。包您吃了還想吃。”青蓮稚嫩的聲音繪聲繪色。 “老黃非要拽我們幾個來坐鎮(zhèn),他今兒要是拿不出像樣的菜,我非砸了他招牌!”左邊青衣男子輕描淡寫道。 “那咱可說好了,要是您把菜都吃完了,可不許砸招牌。”青蓮接過話茬,接著她又介紹西湖醋魚。 “相傳很久以前,江南西湖邊,有位民間女廚師宋五嫂,善做魚羹。一名仕乘龍舟西湖,曾嘗其魚羹,贊美不已,在菜館墻壁上寫了一首詩:何必歸尋張翰鱸,魚美風(fēng)味說西湖;虧君有此調(diào)和手,識得當(dāng)年宋嫂無。從此,宋嫂魚羹,遂揚名于世。其后又經(jīng)名手整治,乃成西湖醋魚……” “說得倒是好聽,我看未必。”還是剛才那男子道,看來他跟黃老板不對付啊。 中間玄色男子瞪了他一眼,“看來這魚不凡,竟有此淵源。”他對著青蓮溫聲道。 “我娘說,每道美味的佳肴都有一段故事。”青蓮想起來娘親講過的一句話。 “老黃是從哪里請來的小妙人!怪不得今兒要我賞臉來此一坐。”右邊著花衣男子手拿折扇,“丫頭,老黃給你多少月錢,竟然給他賣命。” 青蓮笑道:“您嚴(yán)重了,我得謝謝黃老板給我機會,在此實習(xí)。” 昨個董梅告訴姐妹兩,今兒來這就是實習(xí),她又詳細(xì)講解實習(xí)是何意,姐倆和秋菊才徹底明白。 “實習(xí)?”玄色男子疑惑。 “實習(xí)就是在實踐中學(xué)習(xí),我家做的鹵菜生意,我娘希望我們能在實踐中鍛煉。”青蓮道。 “實習(xí),實踐中學(xué)習(xí),是個好詞。”玄色男子道。 “樓下那牌子上寫著‘茅臺鹵菜’,就是你家的?”花衣男子問道。 青蓮點點頭,“那貴客慢聊著,我去跟后廚交接下。” 這時,小二給他們端來了幾份涼菜。 門外的姜敬庭對她豎起了大拇指,雅間里傳來話語:“這花生不錯,是個新吃法。” 梅娘見女兒下樓,先去雅間跟董梅匯報一下,“姐姐,剛來了三位客人,看似不凡……” 董梅剛聽動靜,也探頭瞧了瞧,風(fēng)度翩翩,確實不凡,可見黃來福還是有些人脈的,晚點得請教請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