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如林迪所料,在比賽開始前,大家還沉浸在巴西隊輸給日耳曼的震驚之中。 網上林迪與梅西的粉絲已經率先開戰了。 “叉腰散步低頭吐,我是足壇No.2!” “鏟人斷腿脫上衣,我是足壇新石器!” 不得不佩服兩邊球迷的想象力,把兩人的生平與性格全部總結了出來。 林迪只是看到了赫爾發來的截圖,笑著回答:“別說,還挺押韻,還有嗎?” 赫爾自然不敢將其他的評論發給林迪,任何人看了都是會造成一定心理創傷的。 網暴、千夫所指,其實都是指人的內心在承受了海量的攻擊之后產生的變化。 絕大部分人都是撐不過去的。 而明星們或者說是球星們,只要不去看評論,生活還是會美滋滋的。 既然已經知道了你要攻擊我,我再把眼睛耳朵湊過來,那是犯賤。 但雙方的球迷卻還是樂此不疲地在Ins上,在推特上,在國內各大論壇上吵翻了天。 直到比賽即將開始,這場戰爭也沒有停止。 似乎維護自己的偶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重要到可以放下一切。 ... 賽前的新聞發布會正常召開,并沒有受到外界的影響。 盡管各種預測早就已經滿天飛了,人們只是花了半天的時間嘲笑完巴西又感慨了一下日耳曼的強大。 隨后大家就將目光投到了英阿大戰上來。 無論從政治層面還是競技層面,甚至在球星層面,雙方除了場上11人之外的恩怨就小不了。 已經年過60歲的阿根廷主帥薩維利亞摸了摸自己花白的頭發,拿過話筒: “我們已經有24年沒有闖入過決賽了,上一次打入決賽的時候還是1990年,我對此記憶猶新。” 他指了指自己的腦袋,臉上浮現出回憶而又憧憬的神色。 盡管老馬在最后時刻還是輸給了日耳曼,但至少那代表著他們也能夠闖入決賽。 對于不少阿根廷人來說,在半決賽將英格蘭雜碎們淘汰有可能比贏下世界杯冠軍還要重要。 因為,輸掉馬島戰爭的屈辱,是他們收回故土之前永遠不會忘記的仇恨與屈辱。 自家的軍隊,在家門口輸給了不遠千里而來的英格蘭人,丟失了原本屬于他們的土地。 這怎么能忘記呢? 1986年的世界杯1/4決賽,阿根廷對陣英格蘭,馬拉多納賽前在更衣室的喊話:“為了馬爾維納斯群島,我們必須贏得比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