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到這里,胡主任感慨地嘆了一口氣。 “其他四門學科競賽,有天賦的學生,大多都能早早地被發掘出來。” “唯獨這信息學競賽,不僅有天賦的學生難以發掘,而且相應的高水平教師也非常稀缺。” “這與地域經濟的差距、相關行業的稀缺、教育系統的側重、家庭環境的影響都有關聯。” “但劉青云同學的異軍突起,讓我們看到了這一門學科競賽的希望。” “我們市教育局在經過研討之后,決定從今年開始,在振中、宏遠、三中這三所學校,開展信息學競賽的相關試點工作。” “我們今天過來,就是想邀請許老師擔任我們中南市信息學競賽相關課程的總教練。” “不知道許老師意下如何?” 聽完胡主任的講述,許杰這才知道領導們叫他過來的意圖。 中南市甚至整個華省信息學競賽的弱勢和凋零。 許杰在帶著劉青云一路過關斬將、闖入全國總決賽的過程中,早就親眼目睹過。 整個華省,一省之地。 除了省城有幾所學校有相關的信息學競賽課程之外。 省內其余市縣,均無此競賽課程! 由此可以想見,多少擁有信息學相關天賦的學生,被埋沒在茫茫人海? 華省的學生,天賦就比江浙滬、北上廣深的差么? 當然不可能。 主要還是信息學競賽的先發優勢太過明顯。 人家發達地區,早就有一套成熟的培養機制和系統。 有些孩子,從小學的時候就開始接觸編程課程。 多年的培訓下來,哪怕他們的天賦差一點,實操能力也不是華省的學生能比的。 在許杰帶著劉青云踏上競賽之路之后。 其實校長周文光就已經委托過許杰,讓他擔任振中的信息學競賽總教頭。 如今再一次接到市教育局的委任,許杰的心里其實挺開心的。 如果能夠多多地挖掘出像劉青云這樣擁有超高it天賦的學生。 無論是對于中南市的信息學競賽,還是對于龍國未來的計算機行業。 那都是大好事一件啊。 為國內培養更多計算機領域相關的實戰型人才? 許杰覺得,何樂而不為呢? 因此,許杰笑著點點頭。 “紀局長,胡主任,為了我們中南市信息學的普及和發展。” “我愿意貢獻一份力量。” 得到許杰的確切答復。 無論是紀局長、胡主任,還是校長周文光,都很高興。 他們或許會有私心。 但君子論跡不論心。 只要是切實地為廣大學子們做實事。 許杰覺得,送他們點政績又何妨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