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如此看來,創業考究的是一個人的綜合實力和素養。 光有某一方面的能力,不足以稱之為創業型人才。 許杰一張一張地翻過去。 因為9班的同學們,過去并沒有接觸過創業。 所以他們的很多想法,看上去并不成熟,或者說很幼稚。 但許杰并沒有因此而將他們的創意棄之如敝屣。 很多在現在看起來很偉大的發明或者創意,一開始的時候也并不起眼。 誰知道這些看上去幼稚甚至有些荒誕的創意,未來會不會綻放出璀璨的光華呢? 凡事總是要試一試的嘛。 不多時,許杰將同學們的創意分門別類,一共分出來三大類型。 第一種,科幻類。 比如空間跳躍、時空穿梭什么的。 以目前的科學理論基礎和材料學工程,根本不可能實現。 寫出這些創意的,往往是平時愛看科幻電影、愛看小說的同學們。 許杰很好奇,等過兩天真的讓他們開始對自己的創意進行市場調研和用戶需求分析,看他們怎么搞? 第二種,科技類。 這一類的創意,多來源于本身對理工科就比較感興趣的同學們。 比如吳峰的“天庭計劃”,看上去也像科幻,但終歸是有科學的理論依據可以支撐的。 比如雷諾依的“電池革命”,其實許多大廠都花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財力正在做著研究。 等等。 這些創意,在許杰看來也很大膽。 至少不是一兩個高中生,憑借一兩個突如其來的想法,就能去實現的。 所謂萬事開頭難。 有創意和想法,總比什么都不去想,什么都不去做,要好很多的。 第三種,實用類。 這一類的創意,正是許杰教給學生們的從小處出發、從小事著手。 比如家里開汽車租賃公司的孫宇成。 他就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創意。 叫做互聯網+汽車后市場——基于汽車租賃門店而形成的升級版自駕游路線設計和旅游規劃。 聽起來很拗口,但通過孫宇成自己所寫的簡介,許杰還是從中看到了這一創意的閃光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