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呼……吸……呼……吸…… 奧體中心的5000米賽道上,進入狀態的劉鵬掌控著賽場上的節奏。 他一馬當先,跑在隊伍的最前面,與小組里的第二名,拉開了將近10米的距離。 這樣的差距,在5000米的比賽里并不奇怪。 畢竟,5000米這樣的長跑運動,跑得快的運動員與跑得慢的運動員形成套圈也是常有的事情。 劉鵬跑在賽道上,感受著自己全身上下與往常不一樣的變化。 如果是以前,他一般會在跑到2000米的時候,第一次感覺到累。 跑到3000米的時候,那種身體的疲憊會達到極限。 再往后,他便會越過極限,身體一直處于累的狀態,但自身的感覺會變得不那么明顯,直到跑到終點。 這是他以前參加5000米比賽的時候,最常見的賽場狀態。 但今天,劉鵬感覺到了不一樣。 他原本是打算將這一場比賽當做自己告別體育特長生這一道路的最后一場比賽。 因此在比賽一開始的時候,他的跑步節奏是要比往常快很多的。 長跑運動,跟100米、200米等短跑運動不一樣,考驗的是一個人的耐力和意志。 沒有人會在5000米的比賽里,一開始就爆發出驚人的速度。 那樣的行為,會被人視作傻逼行為。 畢竟,即使是身體天賦再出眾的運動員,也不可能保持全速跑完5000米這樣的距離。 在5000米的比賽中,一個好的小組領跑者,會對整個小組的最終成績有很好的提升作用。 但顯然,劉鵬并不是一個好的小組領跑者。 因為從比賽一開始,他的速度就不像是一個參加5000米長跑的運動員。 他的起跑速度,要比往常快了很多。 他這樣的起跑節奏,讓整個小組里的其他人都叫苦不迭。 大家本來都想著前面保存體力,到了最后1000米的時候再沖刺、分出勝負。 但劉鵬的突然變速,顯然打亂了小組里絕大多數人的跑步節奏。 參加5000米這樣的長跑運動,節奏是非常重要的。 起跑階段的節奏一旦被人打亂,如果不能很快地調整過來,很容易就會在中途就完全喪失體力,最終連完成5000米的比賽都做不到。 劉鵬并沒有管其他人的心思,他照著自己的節奏,一圈一圈,漸漸地將小組里的大多數人甩在了身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