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許老師,你給韓曉晨制定的培養計劃,已經算得上是相當的完備。” 姜嵐微笑著說道: “但既然小語讓我幫一幫他的同學,我便說一些我個人的看法。” “從韓曉晨個人的天賦和條件來看,流行音樂應該是最為適合他的一條路。” “根據許老師你的培養計劃,未來的韓曉晨,無疑會擁有非常深厚的音樂功底。” “這既是好事,也有可能成為壞事。” “既有可能成為他的優勢,也有可能成為掣肘他發展的最大阻礙。” “因為藝術,并不代表著流行!” “如何去平衡這兩者的關系,或許還需要許老師花費更多的心思。” 校長周文光聽得一頭霧水,但許杰卻是明白姜嵐話里的意思。 音樂,是非常寬泛的一個概念。 流行音樂歌手、古典音樂歌手、嘻哈rapper、高低音歌唱家、鋼琴演奏家、小提琴演奏家…… 這些,都屬于音樂的范疇之內。 韓曉晨的優勢,在他天生的超強樂感和驚人的創作能力。 就像姜嵐所說,他非常適合走流行音樂這條路。 創作,難免會遇到一個問題。 雅和俗,如何抉擇? 藝術,很多時候是脫離了大眾的玩意兒。 比如莫扎特的鋼琴曲,這世上有多少人是能夠真真正正地聽明白的? 或者說得夸張一點。 一首曲子,能夠流芳百世,真的是有多么高的藝術價值嗎? 對此,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見解。 有可能相近,也有可能南轅北轍。 而能夠做到雅俗共賞,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 姜嵐是希望他們能夠幫韓曉晨找到那個平衡點。 讓他創作的歌曲,既擁有藝術價值,又能夠傳唱大江南北。 但這樣的歌、這樣的人,全世界又能有多少? 許杰笑著點點頭,“韓曉晨現在,就是璞玉一塊。” “如何去雕琢,的確值得我們去更加深入地思考。” 說著,兩人便就韓曉晨的培養計劃,商討了更多的細節。 比如姜嵐會利用自己的人脈關系,為韓曉晨找到國寶級的大師給他上課。 比如建造專業錄音棚的事兒沒有那么麻煩,姜嵐可以托人轉贈幾家專業級的錄音棚給振華中學。 等等等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