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對于如何認爹的事情,林陌在信中沒有細說,而是用‘陰差陽錯’一詞一筆略過,不過憑借梁爸爸的頭腦也能猜出個大概。 他不了解寇不準,但是他了解林陌。 這個徒弟雖然平常看起來不著調,但是關鍵時刻不含糊,喜歡抱大腿不假,卻也不是什么大腿都抱,特別是這小子行事向來求穩,在不確定寇不準對大燕的態度之前,林陌最多是投身寇不準麾下,直接交底認義父是斷斷不可能的。 所以梁鴻推測,林陌多半是因為某些緣故在寇不準面前暴露了身份,最后不得不交底,然后寇不準那個喜歡認干兒子的老東西一眼就相中了林陌,用類似于‘你不認義父我就不幫你’這種借口要挾,迫使林陌不得不認義父。 不得不說,梁爸爸就是梁爸爸,這番推測不說全對,卻也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這是不是也說明我眼光不錯,我相中的徒弟,大燕和寇老賊都搶著要……一連寫下了幾個名字,梁鴻才放下筆,對著外面喊了一聲來人。 “在!”王帳外的侍衛應了一聲,走進大帳,右拳捶胸:“大單于有什么吩咐。” 梁鴻抬手,桌上的紙張飄起,自動飛到了侍衛面前,被侍衛一把接住:“去,把這幾個人都叫來,跟他們說,我準備派他們去草原外面玩玩兒……” …… 大燕。 京城,皇宮內院。 御書房內,燕靖帝、和親王、武親王三兄弟正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 三人中,燕靖帝做于首位,泰然自若;武親王大馬金刀,吃吃喝喝;只有皇長子和親王相對拘謹,正襟危坐,就算是燕靖帝給他夾菜,他也只是一小口一小口的吃,沒有像是武親王那般大大咧咧,失了禮數,每次燕靖帝給他夾菜,他還會欠身說一句‘臣謝恩’,規矩尺度把握的相當好。 看著燕靖帝與和親王這么和諧,武親王有些無奈的放下了筷子,看向和親王道:“大哥,你這樣顯得我很不懂禮數。” “有嗎?”和親王先是微微愕然,然后一笑:“你還年輕,又是個武夫,陛下不會計較的,我不一樣,我是長兄,總要做個表率。” “大哥說的在理,不過這次算是咱們兄弟間的家宴,您就不用他拘泥于禮數了。”燕靖帝笑呵呵的道。 作為當年奪嫡的對手,一個爹生出來的兄弟,燕靖帝很了解和親王。 如果讓他用一個詞來形容這位大哥的話,燕靖帝第一個想到的詞語便是‘放心’,第二個詞語的話,大概是‘保守’。 這位皇長子當年雖然也參與了奪嫡,與他和木親王都是直接對手,但是在他和木親王水火不容的情況下,和親王卻和兩邊都保持著很好的關系。 要知道,奪嫡很大程度上是非生即死的政治斗爭,能在這種情況下,和兩個直接對手都保持著很和睦的關系,這本身就是一種能力。 說完為人處世,再說說政績。 和親王這么多年最大的政績,就是……沒有犯過錯。 這個政績乍一聽好像不怎么樣,但事實恰恰相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