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一點。 從那些香客腳下,掉落的手機,便可印證。 此刻。 后面那些上山的游客,在看到道觀中,居然還有如此多的游客,并且好似都在激烈討論什么,紛紛好奇的上前打聽。 當得知是玄清道長誦經之后,心中不禁大為好奇,這不過是誦經,為什么會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就這般。 聽過一次誦經的,打算留下來聽第二遍。 后面上山的那些沒聽過的游客,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也打算留下來聽一聽,看看這誦經是否真的有這么大的魔力。 ..... 就這樣。 時間來到了下午。 清平觀。 前院里面人擠著人、摩肩擦踵、圍繞在槐樹下。 槐樹上。 依然是朝著院中伸展的那根枝丫上,玄清手捧木魚,盤腿穩坐在其枝巔部分。 咚~ 伴隨著一聲木魚。 原本紛紛擾擾的院子,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停止了手上的動作。 靜! 無比的安靜。 眾人皆是對著枝丫上,那道出塵的身影報以注目。 咚~咚~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以天地有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算盡則死。” 依然是太上感應篇。 面對這已經聽過一次的度人經,圍觀居士們的反應,卻依然如同上次一般,根本不能抵抗絲毫。 這喃喃念誦的經文。 好似有神奇的魔力一般,讓人不自覺的就沉醉其中。 但是。 相對于信眾們的沉醉而言。 槐樹的樹梢上的玄清,卻是一邊念誦著經文,一邊觀察著樹下的香客聽眾們。 他發現。 當那些香客,心神完全沉醉在經文中之后,其頭頂上就會浮現香火。 并且。 這種方式貢獻出來的香火之力,卻又和焚香叩拜不一樣。 焚香叩拜貢獻香火,是在那一瞬間綻放,這也是叩拜第二個神靈時,所貢獻的香火之力數量會減少的原因。 而香客聽道經是,沉醉進去后,卻是以一種緩慢、且平穩的速度,貢獻出香火信仰。 “怪不得這些香客,聽了貧道講經后,會貢獻出比焚香拜神更多的香火之力!” 玄清明悟的同時,心中也很開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