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只不過快散場的的時候,傳來八百里軍報。 青衣教再現,襲擊一處城池,帶領滿城百姓造反了。 皇帝臉色難看,知道最壞的情況發(fā)生了。 就是百姓們缺糧,雖然餓不死,但也活的不好。 相比十年前,那可以說是每況愈下。 …… 正月。 青衣教頻頻出動,遍地開花,襲擊官府,搶奪官倉,給百姓分發(fā)糧食,高呼與其餓死,不如吃飽了再死。 各地民眾紛紛相應,拿起鋤頭鐮刀沖入各地官宦世家,見人就殺,就東西就搶。 就是這些官宦世家把持農商,他們也知道他們的時間有限,所以趁著得勢,無所不用的壓榨。 大家早已深惡痛絕,只是還差一把火,如今這火終于讓青衣教引出來了。 而有心人都知道,重點不在于青衣教鼓動多少平民謀反,因為他們人再多也打不過朝廷的大軍。 重點在于沒了這些平民,今年不知道有多少田地無人耕種。 重點在于沒了這些平民,朝廷的軍糧怎么從后方運到前線。 路是不長,幾百里,但糧草需要人搬,騾馬需要人駕馭。 各路王爺在外陳兵,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 如今,就等軍中缺糧了。 也不用等多久,冬糧四月開始收獲。 …… 二月。 朝廷盤算過以后,不得不下令,讓各地軍隊就近誅殺反賊,搜集糧食。 官軍打平民反賊,那真是易如反掌,城墻根本無濟于事。 可問題在于青衣教,就算軍隊奪了城,也得不到一粒糧食,不是吃了,就是燒了。 甚至偷襲官軍糧草,給官軍造成更多損失。 而亂局一直持續(xù)到五月,終于停了下來。 不打的原因是,叛亂地帶沒糧食了。 此時,中路地區(qū)的狀況,已經可以用民不聊生來形容了。 無數人逃到山里,樹皮草根都成了常見的食物。 朝廷成功剿滅了叛亂,但完全笑不出來。 各處大軍匆匆趕回防區(qū),因為各路王爺終于動手了。 個個都高舉旗幟,說皇帝無德無能,既不能以仁德治天下,又無能讓百姓安居樂業(yè)。 這樣的皇帝,理應退位讓賢! …… 戰(zhàn)事規(guī)模很大,但并不激烈。 只是試探,還有拖住士兵,讓平民可以繼續(xù)作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