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女媧娘娘出面,對自認(rèn)是被動應(yīng)戰(zhàn)的地界那邊沒什么影響,令地仙界各方震動,想效彷南贍部洲新朝,或者等著分一杯羹的紛紛偃旗息鼓。 而南贍部洲的新朝,受得影響就大了。 消息傳開,民心涌動,朝野上下,文武百官,都對皇室口伐筆誅。 皇帝氣得把桌子給砍了,當(dāng)初說要打,就是這些人同意的,沒有幾個反對的。 眼看民怨難消,而皇帝死撐著,就是不認(rèn)錯。 監(jiān)國太子主動攬下了罪過,自貶為庶民,這才把亂局給壓下去,沒有讓戰(zhàn)火重新燒起來。 皇帝知道這是代他受過,也就把太子位傳給了他兒子,也就是他孫子。 皇家諸子們雖然有異議,但不好說什么。 只是廢太子沒了皇家身份,沒了皇朝功德庇佑,很快就生病了。 真氣無效,道術(shù)無效,丹藥也沒辦法,病情越來越重。 皇帝派人滿天下尋找高人,最后得到的答桉,就是因果到了。 就算救活了身體,等時辰到的時候,也會被地府拘走。 強行救他不是不可以,但后果很嚴(yán)重。 如果他是沒有背景的平民,那就簡單了。 但他是皇家人,他就不能跑,他一跑,整個皇室,整個皇朝都會受到牽連。 除非舍得天下江山,否則只能看著他去地府。 皇帝舍不得天下,只能舍棄兒子,眼睜睜的看著兒子離世。 能答應(yīng)的就是好好照顧孫子,一定讓孫子當(dāng)上皇帝。 …… 皇帝以為他能長命百歲,能夠突破一百二十歲大劫,能夠成就元神,建立一份千年霸業(yè)。 但是,他錯了。 隨著他開始廣布鷹犬清算舊賬,對付那些背信棄義的大臣,壓制天下悠悠之口。 他的命數(shù)也急劇變化,最終在六十九歲,不滿七十歲就走了。 太孫繼位,首要面對的,就是他的一眾叔叔們。 借助老皇帝遍布天下的鷹犬,太孫以各種理由弄死了他不少叔叔。 最終是逼得剩下的人不得不反,戰(zhàn)火又在南贍部洲點燃了。 一方是新皇,擁兵數(shù)十億,一方是他的叔叔們,各自擁兵數(shù)億。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