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諸葛軍師追問道:“敢問太廟里的是什么東西?” 曹相認真的說道:“高祖劉挷記錄的,和山中人聊天的事情,還有他收買范家和項家的家丁,打探來的一些情報,以及后來稱帝后收集的資料。” “早在群雄奪溱之天下的開始之前,山中人就說了,項家難以成事,因為項家是濋國之臣,只能為濋國爭天下。” “后來給項祤想了個辦法,就是讓濋王禪讓。” “但前提是項祤施仁政,在武力威壓的同時,要以德服人。” “結果項祤為報仇,屠了投降的溱軍。” “當時山中人就說了,項祤想活,只有為臣一條路,若稱帝,天下必群起而攻之,不死不休的必殺之。” “因為項祤沒有仁德,這就是攻伐他的借口,而百姓也不想再來一個溱帝,所以從者云集。” “同時殺之不死,必遭其毒手,所以必定一路追殺到死。” “而高祖劉挷本無心稱王稱帝,戰(zhàn)場上下得過且過,反而留下了仁德之名。” “溱人害怕項祤,就降了高祖劉挷,這更助漲了高祖的威望,從此由草蟒化為蛟龍。” “高祖劉挷當時怕得要死,去找山中人求助,山中人讓他盡管去,天數(shù)已定了。” “后來果然,項祤沒有殺高祖劉挷,只是把高祖劉挷踢去了邊遠地區(qū)。” “結果,項祤大殺四方,只有高祖劉挷偏安一隅,沒有遭到打擊,并與各方結盟,促成了討伐項祤的大聯(lián)盟。” “最終逼死項祤,而高祖劉挷壓服了諸王,經(jīng)過近一年的艱苦談判,成功說服諸王,得以稱帝。” “這就是天數(shù),這就是天命,是無數(shù)因果匯聚而成。” “說實話,曹某一開始也是不盡信有天數(shù)的。” “直到后來遇上山中人,當時不知道是他,否則也許能醒悟早一些。” “他說我的郭賢弟,用計太絕,會短命,后來他果然病死在北征袁家的途中。” “征討袁家之后,我才慢慢的,偶然的,一點一點想清楚。” “天數(shù)也不是一開始就定的,我們有意的,無意的,都需要做些什么,事后才恍然大悟。” “而歷史是個好東西,能讓我們總結出問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