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除非是因果到了,否則功德罪孽是不會抵消的,罪孽會一直存在,直到因果了結。” “功德則分天道功德,地道功德,人道功德。” “一個生靈罪孽深重,不代表他沒有功德。” “罪孽深重的入地獄道,在其中受罰,抵消足夠的罪孽后,會根據功德因果,再轉入其他道。” “比如撞倒不周山的那位,功德無量,罪孽更無量,所以先去地獄道受罰,等經過誰都不知道的無量時間以后,洗去足夠多的罪孽,依舊可以上天。” “而天人本是天界之人,但天帝之后,伏羲大帝順應天道的在大地之上,聚萬族之人而匯人道。” “邀請道、佛,參與,一同教化,以防止天地浩劫。” “道有三尊,佛有二祖。” “道門出天庭,繼承天界,統御天庭、地府、人間。” “佛門開辟佛界,尊從天庭法度,但自成體系,在實質上掌握西牛賀洲。” “天帝之后,天界便是天庭,天人是天庭之百姓。” “說起來,六道也是受了佛門的影響,修羅道就可以說專為佛門設立的。” “佛門會把有功德,但好斗的修羅渡化成平和的佛徒,也就是佛界的天人。” “功德一般,罪孽一般,因果一般,也就是轉生成人,繼續在人間廝混下去。” “人的壽數是120歲,到這歲數,就會被地府勾走,免得結下更多因果,浪費了福緣運道。” “遭災是因果所致,早去托生,也是因果所致。” “比如,你某一世殺了兔子吃,這一世那兔子變成人了,而你也是人,那兔子就給你一刀,因果就到了。” “然后算因果罪孽。” “你殺兔子吃是裹腹,這名正言順,有罪孽,但因果到來,罪孽就清了。” “這一世,兔子殺你,就要看雙方情況了。” “你是惡人,殺你是除惡揚善,那兔子除了罪孽以外,還有額外的功德。” “罪孽在因果到時,跟你殺兔子那一罪孽抵消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