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山崎搖頭,“是真的,若你行仁德之道,因果便不會多,地道功德不提,人道功德必不會少,那就是另一番景象。” 溱帝皺眉,“什么景象?” 山崎遐想,“走仁德之道,你不會先動刀兵,而你的修為足以讓六國不會攻溱。” “他們會互相攻伐不休,你的仁德,會反襯托出六國國主的不仁德。” “安定的溱國,會成為人人向往的樂土,你會成為六國百姓口口傳頌的賢王。 “這個時候,也就是你現(xiàn)在這個年歲,你大概能夠修出一絲元神。 “再過三十年,你的元神會變得強大,你的力量,會讓六國上層絕望。” “六國王族中會有人倒戈于溱,既是順從民意,也是為了他們自身,以及家族的將來。” “你會善待他們,以做榜樣,順便離間六國內(nèi)部。” “而六國為杜絕叛逃和倒向溱國的勢力,會各自進行清洗,會越發(fā)的亂,王族首當(dāng)其沖,世家大族人人自危,百姓也會難以幸免的被波及,人心惶惶。” “如此再糾纏三十年,你的仁德,以及保護那份仁德的力量,就能讓六國百姓和官員促使六國歸溱。” 溱帝聽得沉默,因為不得不承認(rèn),山崎描述的這條路,有可能是真的。 山崎嘆了口氣,“我還記得當(dāng)年,約三百年前,晉國歸溱,我在汾湖畔建立了汾湖城。” “那就是當(dāng)年溱國的仁德所致,事實上,溱國一直對百姓相當(dāng)仁德,因果牽連,才有了你這個能夠一統(tǒng)南贍部洲的溱帝。” 溱帝氣不服的冷哼,“笑話,難道你認(rèn)為,朕是靠祖宗庇佑才有今天的成就?” “是,我是有倚靠大溱的底子,但征服六國,我倚靠的是我的力量。” 山崎摸胡子,“可惜,你只看了力量,不知道因果,或者你知道,但你不在乎,你不知道,你在無止境的殺戮中。” 溱帝沉聲道:“征戰(zhàn)天下,任何手段都沒錯。” 山崎點頭,“是啊,但因果太多,果報還是會有的。” “東勝神洲大趙就是最好的例子,趙王放縱妖魔殘害生靈,被兒子奪了王位,至今仍然還被囚禁寺廟的精舍里。” “而大琻王族為占領(lǐng)大趙,縱容大琻屠殺趙人,最后因果牽連到南高,一起被滅了。” “而你,你是親自上陣,殺人無數(shù),因果罪孽之深,連天道功德護體都護不住你,到今天你已經(jīng)敗光了你的壽數(shù)。” “說實話,這也許就是你的天命,因為上天不想看到另一個大周。” 溱帝惱火道:“不要假惺惺的說風(fēng)涼話,無論如何朕乃南贍部洲之主。” 山崎搖頭,“很快就是曾經(jīng)了。” 溱帝出絕招,“朕的子孫會記得朕。” 山崎好笑,“你就剩這些念想了,可惜你因果太多,溱王族會有存留,你的直系子孫是不會有活著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