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城尉明白這些官場權謀,所以不敢再攔,只得氣沖沖的去找掌柜畫像。 他也不敢隨意把氣撒在掌柜身上,大溱律法在這方面偏向無權無勢的百姓。 沒有真憑實據的情況下,官吏動百姓,倒霉的只會是官吏,當真是一告一個準。 而溱律嚴厲到苛刻,他又是為了找上官的錯,一個不好就是連坐,全家遭殃,不得不謹慎小心。 …… 兩人的畫像出來,城尉問遍周圍的人,都說沒有見過,當是外地人無疑。 心中越發活絡,不過外地人還不能說是細作,只能先按捺住心情,繼續查人。 汾湖城雖大,但肯定有人記得見過他們,一定能找到他們都到過什么地方。 …… 楊軍師不管城尉,回城主府寫折子。 不是向王上參城尉,這不能參,因為越是說,越讓人懷疑。 這點官場門道,還是明白的。 是向王上請辭,寫來一封信。 直言突然發現城主權力被架空了,突然意識到他這個城主已經當了快二百年,歷經了幾任溱王。 汾湖城人口眾多,已經成為戰線后方重要支柱,也是重要的物資運轉中心。 會被當今王上懷疑擁兵自重,從而調個人來制衡,這也是正常的。 明白這是帝王心術,不怪王上。 只是他這老鬼一直勞心勞力,耽誤了修行,如今既然王上有意汾湖城,那就還給王上,他好去修行。 只是還望王上不要忘了,當年溱王允諾汾湖城自治的事情,不要更改汾湖城的律法,務必善待汾湖城百姓。 …… 下午下班之前,楊軍師召集眾人,說明向王上遞了一份重要的折子。 然后把折子的副本展現給大家觀看,他則趁人不注意,留下官印和房門鑰匙,飄然而去。 等城尉瀏覽完折子,才發現楊軍師已經不見了。 無奈,這私會的事情他也不好說。 因為人家說了,他這個城主被架空了,他這個城尉再說城主于酒樓私會一老一少,懷疑是通敵。 然后完全沒有真憑實據,這在其他人看來就是栽贓構陷,為的是趕城主下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