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趙瑾呼出一口氣,然后打馬回家。 路過集市,不經意間聽到人抱怨寫信什么,提到以前寫信的山老頭價格便宜什么的。 猛然一個激靈,連忙強自按捺。 看著那邊聚著一群人,派人去打聽,大過年的,這吵吵什么呢。 隨從也沒有多想,領命去了,不久之后回來報告,是一些人在排隊寫信。 “寫信?這吵什么?” “那些老人嫌價格高,說是十幾二十年以前啊,城里有個姓山的老頭,人厚道,寫信價格便宜。” “哈,這么久的事情,也拿出來說,想必寫信的斤斤計較,那寫信的怎么回說?” “寫信的說,那老頭是亂黨,所以價格才便宜,當年就被抓去處死了。” “原來是亂黨。” 隨從躬身,“稟大帥,可能真不是亂黨,那些上了年紀的百姓都說,是被官府亂抓充數的,是官差抓不到正真的亂黨,于是把滿街的人都抓走了。” 趙瑾皺眉,“果真如此?” 隨從搖頭,“他們也不知道,只知道后來城內城外,很多百姓家都被連坐,死絕了幾千戶。” 趙瑾的臉色變了,因為想起山老曾經說過,他不是亂黨,而且當年之事關系重臣 而一個需要殺絕幾千戶百姓來掩蓋的真相,這事情一定大得能捅破天了。 “即是二十年的陳年舊事,那也不必再提,走吧。” “是。” …… 趙瑾雖然是這么說,但卻留了心。 不過他卻不好去問人,更不別說去衙門查檔案了。 一回到家,看著置辦年貨的車子,卻愁眉舒展。 年關將至,正是按例宴請門客的時候,他們耳目靈通,大概會知道當年之事。 唯一的問題是怎么把話題引過去,這得找個由頭。 …… 臘月二十,趙瑾宴請門客。 酒過三巡之后,趙瑾說起亂黨之禍,以考較的口氣讓大家暢所欲言。 門客們不疑有他,紛紛賣弄學識與情報。 不過都沒敢講遠了,沒說大趙滅吳之仇怨,更沒敢說當今王上棄道從佛,囚禁他老子,然后兵敗如山倒,丟掉了三分之二的疆土,從大趙變成南趙。 只說這南趙三千萬里疆域,各路亂黨反賊,已經明確有元神高手的就有幾十個。 而最嚴重的禍患,數來爭去,越說越遠,最后終于說到了趙瑾想聽的王都之亂。 “那是剛進臘月,官府關了所有城門,全城搜捕亂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