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谷雨,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六個節(jié)氣,也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谷雨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jié)束,氣溫回升加快,古人就有‘雨生百谷’的說法,民間俗語說的‘春雨貴如油’說的就是古語。 對農(nóng)民來說,谷雨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jié)。而對漁民來說,尤其是琴島漁民來說,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氣。 因為這段時間,正是琴島本地鲅魚上市的時節(jié)。 琴島本地有句俗語,叫做‘谷雨到,鲅魚跳,丈人笑。’說的就是在谷雨時節(jié),會有新鮮鲅魚上市。而琴島這邊的風俗是,女婿準女婿要給老丈人送鲅魚的。 在琴島,如果有人生了個閨女,都會開玩笑的說道:“我已經(jīng)壘好鲅魚池子了。”意思就是說,等著今后有了女婿送鲅魚了。 琴島春鲅魚那可是出名的美味,個頭大、肉質(zhì)肥美、營養(yǎng)價值高,肉多刺少。可以說是最受琴島人喜歡的海魚之一了。 每年這個時候,鲅魚價格都會貴出很多,普通大小的鲅魚一公斤差不多要一百塊左右,而大鲅魚更貴!全琴島的女婿準女婿都會被宰一刀。 琴島人嘴里說的鲅魚,準確的說,就是馬鮫魚,和鯖魚倒是近親,都是同科的魚種,但是和鯖魚的地位,那可是天壤之別了。 所謂的琴島本地鲅魚,是馬鮫魚里的一種,叫做藍點馬鮫。 而至于其余的幾種各式馬鮫魚,什么康氏馬鮫,中華馬鮫,斑點馬鮫之類的,就是琴島人所謂的外地鲅魚了,但是不管哪一種的馬鮫魚,在琴島,那絕對是非常有市場的。 而至于所謂的黃金鲅魚?拜托,人家是黃尾鰤好不好?根本就不是一種魚! 這么好的鲅魚捕撈季節(jié),蕭鵬怎么可能錯過? 蕭鵬想了想,拿起無電線:“王龍,你們準備圍網(wǎng),這次我們用圍網(wǎng)來捕撈,不用拖網(wǎng)。另外讓猛子把那幾根抽鐵板的桿子也帶上,看看能不能來上幾條鲅魚王!” 蕭鵬這么安排,是因為鲅魚屬于暖水性中上層魚類,常結(jié)群做遠程洄游。拖網(wǎng)對底層魚的效果更佳,圍網(wǎng)則反之。 而所謂的鲅魚王,就是指鲅魚里面的大家伙。盡管一般的鲅魚體型長度都在一米之內(nèi),但是也有例外。 很多成長了多年的鲅魚,體型都達到兩米多長。像大連自然博物館里面的‘鲅魚王’標本,更是長度達到了兩米六多,二百六十多斤。這樣的鲅魚王價格都是高的不行。體長過了兩米賣個十萬華夏幣還是沒什么問題的。釣上這樣的魚,那就意味著小發(fā)一筆。誰讓琴島人喜歡鲅魚呢? 在琴島,好多種魚名字里都有鲅字,馬鮫魚叫鲅魚,鯖魚叫鮐鲅,鰹魚叫做油鲅,甚至連鯊魚,老琴島漁民稱呼它們?yōu)殇擌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