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吐蕃是個神奇的國度,即便是梁寶玉這個后世之人,也很難想象出那里能有什么像樣的產出。 哪怕是把整個吐蕃全都打下來,以大唐眼下的條件,都會變成一個只有投入沒有效益的無底洞,除了把那里重新變成洪荒之地之外,沒有太好的選擇。 在大唐,去高原雪山旅游可不是什么好項目,除了那些神神叨叨的練氣士之外,沒什么人愿意冒著丟掉小命的風險,去看一眼壯麗的景象。 偏偏的,吐蕃人猶如卡在大唐喉嚨里的一根魚刺,雖然暫時不可能對生命造成威脅,可不管你是吃飯還是喝水,它都會讓你難受。 占據著地利優(yōu)勢,吐蕃人一出動就是從上而下的沖擊,殘酷的自然環(huán)境忠實執(zhí)行了最樸素的優(yōu)勝劣汰法則,能夠長到成年的勞力幾乎全都可以看作是合格的士兵。 吐蕃人又窮又橫,高原上沒有吃喝自然選擇沖下來掠奪一番,被唐軍揍一頓,掉頭就跑回自己那海拔極高的老家,高原反應讓追擊的唐軍苦不堪言。 一來二去,這些家伙就摸到了規(guī)律,家里沒吃喝了就去搶,遇到抵抗能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逃,反正人窮命就不值錢,在那些頭人的眼中,奴隸只是一種必須有產出的投資。 而是搶奪別人家的錢糧顯然是產出極為優(yōu)良的項目,和吐蕃做鄰居的那些部族,被禍害的苦不堪言。 如今大唐開始西征,原本不怎么受重視的吐蕃人就不得不重新擺在桌面上。 “陛下,吐蕃的地盤在微臣看來連雞肋都算不上,用關中子弟的命和那些吐蕃野人作戰(zhàn),實在是下下之策,我大唐所求的并非是吐蕃的土地,而是讓吐蕃人不要搗亂罷了。” 梁寶玉侃侃而談,顯然早已成竹在胸,“以微臣看來,攻略吐蕃不能僅憑武力,甚至武力手段只能充當輔助。 臣常聽聞,吐蕃一地百姓大多未開化,蒙昧野蠻,但苯教大行其道,苯教的首領足以和吐蕃的國主相抗衡,不論是影響力還是發(fā)動信眾的能力,都堪稱無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