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隴右開發項目在眼下這個時候放出風來,不得不讓人懷疑究竟是巧合還是李二陛下有意為之。 突厥剛剛被按在地上摩擦,頡利都特喵的在長安城里開專場演出了,往日草原上的雄鷹醉心研究舞技,渭水之盟帶來的恥辱被李二陛下洗刷的干干凈凈。 整個大唐恍若開足馬力的巨大機器,征戰和發展民生齊頭并進,只要這臺機器自身不出現問題,那么將注定會所向睥睨! 草原上大片的牧場被勛貴們分割,原本就讓無數歸附大唐的外族將領和部族垂涎三尺的肥美牧場,如今因為梁家莊毛呢作坊對原材料的巨大需求,變的更加熾手可熱。 可將軍們和皇帝依然不滿足現狀,西征早早被提上了日程。 國內的文官憂心忡忡,每一次征戰都代表著巨大的消耗,無數的糧草、軍械猶如填進了無底洞,只攻伐卻沒有經營,占據的地盤沒有足夠的產出,已然成為了擺在眾人面前的大問題。 草原還好說一些,多養些牛羊,牧人多受些累,羊毛和串了鼻環的犍牛全都是財富,畢竟那地方人手一項不是制造財富的制約,足夠的草場才是。 可隴右不同,羌人直接被程咬金這位混世魔王掃進了歷史的云煙,那片廣袤的土地若是按照原本的歷史劇本,將會逐漸恢復到蠻荒狀態,只有商道周圍才會有人煙繼續存在。 但農學和司農寺關于棉花種植的聯合報告卻給這一切帶來的轉機。 連續兩三年的種植,已經讓整個大唐上上下下但凡有點見識的官員、貴族對于棉花的價值有了深刻直觀的認識。 這種既可以填充進衣物中御寒,有可以紡線織布的好作物,種多少也不夠用! 尤其是梁寶玉這狗東西難得沒有藏私,紡機、織機早早就拉著工部的人一同開發,如今梁家莊的紡織作坊唯一占據的優勢不過是提前培養了一批合格的紡織女工。 內府的紡織作坊正在籌備中,其他勛貴、世家也有分一杯羹的念頭。 可眼下僅僅是梁家莊的紡織作坊,就猶如嗷嗷待哺的幼獸,地里出產的那點棉花只要開足馬力,梁家的作坊三個月就能消耗一空,更別提棉花眼下的應用大頭是制作棉衣充當填充物! 所以,適合種植棉花的隴右,轉眼間就從文官口中浪費錢糧的不毛之地變成了香餑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