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加上當時外界并不清楚李綱先生等一幫大儒也會來農學執(zhí)教,所以那些勛貴官宦人家不約而同的將家中行二行三亦或者偏房子侄送到了農學。 在他們看來,農學憑借一己之力不斷爆出祥瑞,還頂著皇家學院的招牌,讓家中這些不長進的子侄去混個身份,是個不錯的出路。 可長子嫡孫卻是不能去農學那種地方廝混的,且不說農學給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務農,單單梁寶玉這個學監(jiān)的名聲,就讓各家各戶不敢把家里未來的頂門杠送去農學。 說白了還是長久以來嫡長子繼承制帶來的陋習,反正老二老三或者旁支子弟原本就是當豬養(yǎng)的,平日里雖然不至于說不加管教,但花天酒地走馬章臺沾染一身惡習卻也是家中過于縱容。 可等到農學開學之后,這些勛貴官宦之家才明白自己錯的有多離譜。 李綱先生那等人物平時哪有機會拜在他老人家門下呀?如今只要進入農學,就可以接受這等人物的教誨,簡直是挑著燈籠也找不到的好事! 還有魏王李泰、蜀王李恪這兩位皇子也在農學之中,那豈不是說農學的學員全是皇子的同窗? 更有甚者,傳聞農學之中要籌備海事學院,大唐的水軍的確不受人重視,可那是以前,現(xiàn)在滿長安城,誰人不知誰人不曉海外有著無盡的財富,只要水師的艦船出海一趟,就能夠帶回來無數(shù)的奇珍異寶,沒見那些頂級勛貴乃至陛下都在不停的派人往嶺南跑嗎? 最后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傳聞梁老八那個混蛋已經(jīng)奏請陛下,邀請陛下出任農學的山長,以陛下平日的做派來看,這事十有八九能成! 一旦陛下成為農學的山長,那么農學的學員今后就可以以陛下的學生自居! 有了這份香火情,有了這個名頭,這些學員今后無論是從商還是從政,恐怕都比普通人的路好走許多! 于是,在沒有任何串聯(lián)和商量的前提下,那些勛貴官宦人家極有默契的將家長的嫡子長子帶到了農學,想要替換掉此前派來學習的子侄。 充當了出頭鳥的老劉,被梁寶玉罵了個狗血噴頭,眼見這長安三害之首氣惱之下開始扭頭尋找趁手的兵器,這才狼狽退到了一邊。 這他喵的,如今長安城,誰不知道梁老八這個混蛋圣眷正隆,真被他拎著棒子揍一頓,怕是也沒地方申冤! “老劉你何必和學監(jiān)大人夾雜不清呢?你們這樣的做法本就不該,我們下學監(jiān)大人是什么人你還能不清楚?哪怕你有理和他也說不清,更何況你不占理?好了好了,別生氣,咱老哥倆到旁邊去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