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九十章:造反只為誅九族(20)【二合一】-《快穿之非常生物見聞錄》


    第(1/3)頁

    將時間線拉回一年前。

    也就是水軍損失慘重之際,不管率兵出海的幸存將領再怎么不想將消息外傳,相關消息還是迅速傳回了京城,再一次引起朝堂爭議,官員們吵翻了天。

    有人覺得這是恥辱,必須打回去。

    有人覺得是運氣不好,非戰之罪。

    有人覺得得緩緩,多練練水軍,不然就這種檔次的水軍,即便真的兵臨女兒國邊境,估計也很難打贏這場大戰。

    還有人覺得沒有必要白白葬送了將士們的性命,大不了在南灣島附近鑄個城,派些士兵駐扎,提防女兒國和逃走的那些白蓮教逆賊上岸就是,那些只知道跑路和躲避的家伙,肯定不是他們大乾鐵騎的對手,派只隊伍常駐足夠了。

    當然了,其他提議的官員也不少。

    不過所有言論都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算了,沒必要為此勞民傷財,只要女兒國和白蓮教的人不再回來就行。

    第二類是必須打,不滅國不罷休。

    第三類則是折中,既不能不管,也不能大動干戈,而是跟防守北戎蠻夷一樣,鑄個城,再搞個防線堤防著就行。

    只要將女兒國和白蓮教擋在境外。

    就是勝利。

    不同想法的官員們爭論不休,各有各的立場,各有各的道理,但最后,所有想法都敵不過國庫里沒有銀子,所以只能迫不得已選擇撤兵,暫時先算了。

    最多留點人手,盯著海岸線。

    至于幾個月前還讓宣武帝覺得金銀十分充沛的國庫,為什么會在短短幾個月之后就沒錢了,那當然得多虧了宗室勛貴和百官們的努力,是他們努力拖后腿,才讓充盈的國庫變得能直接跑馬。

    首先說宗室。

    雖然曲潔和白蓮教有將部分郡府的地方藩王滅掉,但他們還是很守規矩的只滅有罪藩王,以及藩王的子嗣,對于一些旁支,或者說本身沒能力作惡的。

    都有放過,并未濫殺無辜。

    先前整體局面比較混亂,所以那些逃過一劫的各地藩王旁支根本就沒敢冒頭,也沒機會進京城,不過隨著局面逐漸穩定,以及白蓮教徹底離開大乾境。

    那些藩王的旁支血脈便開始蠢蠢欲動了,紛紛湊錢進京,去宗正那邊哭。

    根據祖訓規定,只要各地藩王沒有徹底絕嗣,或犯罪被除去爵位,那么他們的王爺之位就始終有效,嫡長子死了可以由嫡長孫繼承,嫡長子嫡長孫都死了,可以由嫡次子繼承,即便嫡系都死干凈了,也可以由庶子繼承,庶子也死干凈了,還可以由上一代,沒能繼承王位,只繼承了郡王之位的老王爺兄弟。

    或者那些兄弟的子嗣繼承。

    所以實際來講,也就只有第一代和第二代王爺比較容易絕嗣,傳承個三五代之后,這個王爵就很難徹底斷絕了。

    所以實際來講,這些原本壓根沒有任何繼承權的藩王旁支,現在是理所當然有了繼承權,此時跑到宗正那邊哭主要是為了能夠繼承王位,即便繼承不到王位,繼承個郡王或者國公的位置也挺好,要不是嫡系死絕他們哪有這機會?

    而其他宗室王爺,出于考慮到宗室的實力要強一點,才能讓皇帝忌憚,不敢對他們下手,要是實力太弱,一道旨意就能把他們都弄死,那就很危險了。

    即便他們很不爽旁支上位。

    最終還是有干預幫忙。

    他們一幫忙,最終結果就是,曲潔好不容易滅掉的那些藩王郡王,穢土轉生,換了個人又重新出現了,而宣武帝又不可能將已經變成皇莊的那些土地還給他們,更不好意思一畝土地不給,一文銅錢也不給的將他們直接打發回去。

    所以也只能按慣例由國庫出錢。

    提前給他們支幾年的俸銀。

    然后除了國庫受傷之外,其他人都能算是皆大歡喜,基本沒太大的損失。

    當然了,已經死了的不算在內。

    緊隨宗室之后,從國庫里拿銀子的就是勛貴和百官了,而且他們拿銀子的理由也相當合理,他們家底都被白蓮教和嘉和公主給偷干凈了,現在連吃飯都成問題,更別說兒女婚嫁之類花銷了。

    不管是不是確實如此。

    反正他們對外都是這么說。

    宣武帝始終沒能破案,更沒能把那些金銀找回來,再加上動手的還是屬于皇族的嘉和公主,現在他們兒女結婚嫁人,以及做些其他花銷較大,又十分合理的事情,沒有錢從國庫借有毛病嗎?

    沒毛病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宁省| 克拉玛依市| 鹤庆县| 达尔| 岳池县| 射阳县| 隆化县| 遂川县| 布拖县| 突泉县| 永州市| 景谷| 宿迁市| 洪洞县| 章丘市| 攀枝花市| 隆德县| 白银市| 元江| 新平| 扶风县| 东方市| 子洲县| 阿尔山市| 太仆寺旗| 陈巴尔虎旗| 天长市| 建德市| 忻城县| 鄄城县| 太康县| 龙泉市| 吴江市| 巍山| 枝江市| 邯郸县| 黄陵县| 郎溪县| 阳春市| 南陵县| 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