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年過去了,非但沒有把白蓮教剿滅干凈,也沒把我這姑奶奶給抓起來。 這一年下來你們干了些什么。 白蓮教越剿越多,各地災民越來越多,甚至那白蓮圣母現在還開始公然建國,雖說沒在我大乾境內建國,可這也是挑釁啊,你們這些廢物能干什么?」 說到這,已經從龍椅上站起來的宣武帝無疑是十分憤怒的,下一秒他便從上面走下來,指著戶部尚書鼻子質問:看書菈 「西平府百姓這么容易被蠱惑嗎? 你們一個個不都說百姓十分不愿意背井離鄉,我也沒聽說西平府有什么大的災荒發生,怎么有這么多百姓愿意背井離鄉,跟著白蓮教一起遠渡離開啊? 地方官不是你們審核指派的嗎?」 顯然,宣武帝覺得當地百姓那么容易被蠱惑與地方官員有關,但是那些地方官員天高皇帝遠,暫時罵不到,自然只能追究指派或任命那些官員的上司。 也就是戶部領導,戶部尚書。 戶部尚書沉默了一會兒才抬頭道: 「陛下,臣前幾年上過奏折,彈劾西平王兼并土地,逼死百姓,當時是先帝監國,并沒有過問此事,只批示了莫要過問這四個字,當時您未涉朝政,可能不知情,那我就在這兒,再向您重新說一下,我當初上奏彈劾的具體事情。 簡潔來講就是,西平王兼并了整個西平府三分之二的在籍土地,而且基本都是良田,剩余三分之一的土地,又有八成左右在其他官員或士紳們的手里。 剩余土地才是普通平民所擁有的。 而官 員士子和西平王都不用繳稅。 您猜每年的稅由誰來承擔? 而且那已經是幾年前的數據了,現在具體如何臣也不知道,因為自從先帝批復莫要理會后,臣就沒有繼續查。」 戶部尚書這番話說的很清楚,西平府百姓之所以那么容易被蠱惑,那么容易背井離鄉,無疑是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屬于自己的土地,再往深里追究,那是西平王的責任,為什么沒管是你父親親爹的責任,是你父親,讓他別管的。 這事怎么著都怪不到他的頭上。 憑什么指責他? 然后吧,宣武帝此時還真被這番話給噎住了,畢竟他總不能當著眾大臣的面指責自己親爹,或者指鹿為馬,非說一切都怪戶部尚書,沒違背先帝旨意。 堅持彈劾或者繼續調查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