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曲潔那離開之后,朱標和他母后私下又協商了幾天,兩人便在秉持當前朝政格局不變動的前提下,各忙各的。 朱標忙的主要是促進工農業發展。 比如說發布詔書。 不管是大明人還是海外人,只要獻上新的,大明沒有的糧食作物,都可以獲得萬兩白銀,和不能世襲的伯爵位。 比如召集大匠,將曲潔直接銘刻進他記憶當中的那些知識,書寫繪制出來交給大匠,讓他們改進煉鐵煉鋼技術。 改良軍械,制造農具等等。 另外像什么挑選各地的優良種子進行雜交育種,嘗試制造簡易化肥,水泥琉璃的燒制,蜂窩煤的制造和售賣…… 總之就是一切難度不大,只是缺個創意,或者現在就可以開始起步的工農業變革,全部都陸陸續續推進了起來。 馬皇后則是從紡織行業入手,利用曲潔教她的技術改進紡織機,收購羊毛羊絨,制造毛線羊絨大衣,然后順理成章的擴大生產,招收女工,對外售賣。 并且在此基礎上,還又搞出了香皂肥皂,香水,各種護膚品,化妝品,服裝首飾等一系列賺錢買賣,大賺特賺。 不管是對個人而言,還是對國家而言,都是沒錢寸步難行,所以曲潔給他們定下的前期目標主要還是賺錢,用賺來的錢繼續擴大生產的同時,順帶著進行工農業的改革進步,人才培養之類。 工業發展和人才培養是要花錢的。 在工業發展方面,曲潔能夠通過給他們開掛少花點錢,但是人才培養的錢省不下來,沒銀子很多事情都沒法干。 所以是真的急不來。 …… 洪武十三年—— 三月九號,朱標監國。 七月七號,朱標利用朱元璋小金庫成立大明皇家商行,改革鹽政,在全國范圍內售賣低價高品質的精鹽和粗鹽。 三成收入歸于內帑。 七成收入上交國庫。 八月十號,朱標在戶部新設糧油總署,以每年收上來的所有糧食和稅銀為基礎,在全國范圍內平價收購農民的富余糧食和油料作物,并且平價售賣,至少比所有糧商都要良心且平價的售賣。 其實就是相當于國家干預糧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