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數百年后的后金在宗室這方面。 處理的就還行了。 因為他們是在充分吸取了你們家的教訓之后,特地做出的一些修改,可以說你家就是本錯題集,對照著改便是。 首先一點,削藩肯定是必須的,但不是現在我也知道,削藩之后的宗室政策必須大變,比如說,宗室既然有了祿米祿銀,為何還要有大量的田產,甚至于擁有封地的稅收權,這些都要收回。 可以給府邸,給銀子,給米,但是必須限制田產,比如說萬畝以內之類。 超出嚴懲,削爵。 其次,宗室必須有法可依,要么宗室犯法,全部按照大明律進行懲處,以此威懾,要么專門制定一套宗室之法。 以削爵除爵作為主要懲罰手段。 既能威懾,也減少國家負擔。 沒有法律的限制,絕大多數人并不會成為什么圣人,只會無法無天,作惡多端,騎在百姓們的頭上,作威作福。 其次就是宗室數量問題。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宗室可以存在,但是爵位數量必須加以限制,只有五代以內的血親,可以降等襲爵,帝王五代之外的血親,名字可以記入宗室族譜,但是不享受任何特殊待遇,或者給予部分資助,從此之后不歸國家供養。 但是不應有其他限制,可以正常選擇自己的職業,甚至于科舉做官也行。 除此之外就是宗室的質量問題了。 宗室必須加入考核機制,藩王世子或者郡王世子之類,必須通過專門的考核,考核不通過,直接不許繼承爵位。 什么都不管,養群豬出來,養一群作惡多端的豬出來,對國家只有壞處。 不求能文能武多厲害。 可至少得做個人,而非畜牲。” 宗室問題其實很好解決,無非就是限制宗室數量,約束宗室惡劣行為,前面幾個朝代不要有太多方法可以借鑒。 朱元璋搞出那一套貽害無窮宗室政策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于他太貪了,既想讓后代都過上好日子,又不想他們威脅到皇權,關鍵是要養豬還不好好養,給了他們能夠禍害封地百姓的各種特權。 什么都想要。 但又怎么可能什么都得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