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又叫峨眉山萬年寺。
在漢代,此處為采藥老人蒲公的結茅修行處。東晉隆安年間(397—401年),此處建有普賢寺,唐乾符三年(876年)更名為白水寺。北宋更名為白水普賢寺。明萬歷年間,明神宗朱翊鈞敕建無梁磚殿一座,賜匾“圣壽萬年寺”,之名由此沿用至今。
萬年寺原規模宏大,有殿宇13重,因多次失火,除無梁磚殿外,古建幸存無幾,現存山門、彌勒殿、般若堂、毗盧殿、巍峨殿、大雄殿等為近代擴建增修,總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總建設面積約1萬平方米。
雖然因為失火,建筑沒有保存下來,但是一些寺廟之中的珍貴文物文物,比如說佛牙、貝葉經及舍利等,還是被寺中的僧人搶救保護了出來。
林淵也沒想到這萬年寺居然歷史如此悠久,從漢代到現在,差不多兩千年了:“這萬年寺,應該是峨眉山上歷史最久的古剎之一了吧!”
說話間,林淵看向眾人。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
愷雯也說道:“我看剛才那邊的介紹,據說李白還登過峨眉山,在這里住過呢,有一個叫做廣浚的僧人還為李白撫過琴。”
“李白居然還來過峨眉山?”
小龍下意識的問了一句,他在國外,雖然也知道一些李白的詩,但是并不是太全面。
林淵恰好記得,當初好像有一首李白寫過的峨眉山月歌需要課外背誦。
于是便緩緩開口道:“我好像記得一首!”
“林淵哥,你給我們背一下唄!”
文君聞言,也面露期待道。
其他人也紛紛看了過來,顧云飛和阿宇注意到愷雯也看向了林淵,頓時暗道失策,怎么剛才在路上的時候,就沒注意這個事兒呢!
林淵看大家紛紛看向自己,于是便道:“這首詩叫做《峨眉山月歌》,李白著!”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隨著林淵緩緩吟誦,文君眼中浮現一抹崇拜之色:“林淵哥,你懂的也太多了!”
林淵也不是故意顯擺學問,也就是有啥說啥,自己知道,就說給大家聽一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