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小童工們上崗后的效果立竿見影。 上班最認真的一組,尤語每天都會獎勵娃兒們一人兩個番茄。 三個小組馬上卷了起來,自己認真的同時,時刻盯著別的組犯錯...... 過了七月是八月,今年是八月七號立秋。 江縣的農諺語:秋后十天滿堂黃。 稻田已經放干了水,再過半個月就能請聯合收割機幫忙收割了。 除了水稻,還有幾畝花生等著尤語去拔呢。 “奶,把你的朋友們叫來干活兒啊,咱們老規矩,二十塊錢一天!” 賺錢后的尤老板,囂張的表示,再也不想從事這種體力活兒了。 “干啥都請人,除了種子和工錢還剩個鏟鏟!”老爺子敲著他的煙嘴,看不慣龜孫女干點活兒就梭邊邊。 “只要你同意請人,我負責幫您把濕花生高價賣掉!” 她爺的命門,尤語已經掌握了:“我給您算一筆賬哈! 咱家套種的沙地有五畝,一畝算半畝,能有400斤左右帶泥的濕花生。 刨出來—運到家—摘下來—洗干凈—曬幾天。 除了壞的和不飽米的,能有個250斤。 帶殼干花生,一塊錢一斤能賣1250塊。 這些活兒,我們仨人,腳不沾地也要干兩個多星期! 如果請人,8個人刨半天,8個人摘一天半,兩天能完工!工錢才320塊! 我把帶泥濕花生以每斤8角錢的高價,賣給了江縣賓館。 2000斤泥花生,能得1600塊錢,除掉工錢還剩1280塊! 一邊是累死累死掙1250塊,一邊是您輕輕松松入賬1280元,這等相因您撿不撿?” 噼里啪啦給老爺子算了一通賬,看得旁邊的尤奶奶和胖胖小朋友星星眼。 尤爺爺咂摸了半天,合著請人,他能多收入三十塊錢唄! 老莊稼把式抽著葉子煙,在騰云駕霧中惆悵了起來:種油菜籽、小麥、花生,谷子,真他娘的不賺錢啊!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一塊沙地套種了兩樣,生長周期和經濟效益一對比,扎心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