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讓老爺子瞎指揮,但是遇到不懂的還得厚著臉皮問。 尤爺爺用專家的語氣解答:“隔個十寸左右吧,一畝地需要兩千五百株苗。你的種子活了一千四百二十株,種這地剛剛合適!” 尤爺爺:虧得他前幾天專門跑人家番茄大棚前觀察了好久,十多年前的種植番茄經驗能和現在比嗎? 眼下,不就被文化人請教到了么! “營養杯里的土不能掰掉,會傷到番茄苗的根須......” 一個虛心學,一個認真教,倒是處得其樂融融。 四月十九日,又收到了楊老板的包裹。 因為是套種,不到五畝的花生地,尤語只買了7.5斤櫻桃蘿卜種子。 濃縮液供應不上,只能分成了三批(兩畝、兩畝、一畝)點播,前后相隔七天。 為了驗證浸泡濃縮液后的種子,遺傳基因是否真穩定性,她打算用套種的一畝地來留種。 四月份的四支濃縮液,和五月份的前一支,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番茄秧移栽定株后,過了六天才長出新葉子來。 沙性土的蓄水性弱,需要根據氣溫和降雨量的不同,時不時進行人工澆水。 尤語拎著大號的澆花水壺,在她的番茄地里來回的忙活著。 五六天澆一次,期間還給番茄苗追了兩次肥。 種得稀疏,底肥和追肥又給的足夠,番茄苗快速又茁壯的生長著...... 轉眼就要到五一勞動節了,節日還遇到了星期六,田野里多出了不少的小幫手。 勞動節前幾天,尤語還接到了她外婆的電話,說是舅舅和舅媽要來幫她家砍油菜桿。 “小語明天多割點肉回來,你舅舅和外婆真是年年都來幫忙,太感謝她們了。” 尤奶奶對老親家非常熱情,她這位老姐姐可是不普通人。 尤外婆老家是重慶的,據說娘家還是以前做洋布生意的大戶人家,女子私塾都念了六年。 十六歲,容顏氣質俱佳,嫁給了gmd一個軍官,可惜對方婚后一年就在內戰中失蹤了。 找了幾年,都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尸。 重慶解放后,外婆不知何緣故來了川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