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遇到這樣一個勁爆的新聞,換成任何一個媒體都要大肆報道。 接著,在當天下午,巴黎的市民們都看到了報紙頭版上這樣寫著, “法軍進展神速!1小時22分鐘攻克柏林!甘末林上將(法軍總指揮)一戰封神!” 這個消息迅速從巴黎傳播至法國全境,產生了巨大的反響。 原本還對特別軍事行動抱有疑慮的人通通改變了口風,轉而大力支持法軍的行動。 他們盛贊杜美羅總統是一個硬漢,關鍵時刻能夠頂住國內和平主義者的壓力做出正確的決定。 法國政府的高層已經開始討論之后如何安排德國的疆域,是否要分給其他國家一些利益以便于讓他們承認法軍的行動。 在民間,杜美羅總統也得到了人民一致的稱贊,認為他推翻了民族工人黨在德國的暴政,對德國實現了去軍事化和去共產化的行動。 那些左派的人士紛紛閉上了嘴巴,因為他們雖然不認同這樣的行為,但是德國人敗退的太快了,他們認為已經沒有必要站出來反對這一次行動了。 于是法國境內只剩下了歡呼勝利和贊揚特別軍事行動的聲音。 在國外,各國對此的反應各不相同。 作為法國的傳統盟友英國,他們的外交部長在下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中譴責了法國的軍事行動,認為這破壞了歐洲的和平與穩定。 但是他同時聲稱英國尊重既定事實,不會對德法之間的沖突做出任何干預。 因為法國對外的宣稱是法國要對德國進行特別軍事行動,因此沒有宣戰,所以對這次戰爭的定義可以看出各國的傾向。 意大利總理墨索里尼的態度也是中立,雖然法國的擴張會威脅到意大利。 但是墨索里尼本身也傾向于對外擴張,法國人的行動正好給了他借口,畢竟法國做得意大利難道還做不得? 至于意大利到底能不能做得,那也不是現在他能認識到的事情。 至于法國的親密盟友波蘭,它們對于法國的行動則是表達出來強烈的支持意愿。 畢蘇斯基領導下的政府對于擴張其領土有著強烈的傾向,如果法國打垮了德國,那么波蘭也能來分一杯羹。 在杜美羅總統宣布對德國實施特別軍事行動的當天,波蘭內閣就舉行了會議,討論要不要配合法國一起進攻德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