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新莊到西陽的直線距離大概幾十公里,如果道路通暢。急行軍兩天也就到了。 但是趙括這次帶手下走的,卻是在深山老林里的路,而且專門避開那些好走的山路。 因為他不知道,秦軍是不是也是通過這些道路奇襲了長平關,在路上是不是還有守衛。 趙括對這里的地形非常了解,他早就規劃了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線。 這條路線十分偏僻,有許多地方怪石凌立,有時候,趙括必須讓人把木板架在石頭上,然后讓前面的人拽,后面的人推,手腳并用,把獨輪車推過去。 還好這次帶的是獨輪車,便于操作,趙軍十人負責一輛,速度雖然不快,但是團結一致,很快在深山老林里面開始了行軍。 有時候會有大樹擋路,這時候有在前面負責開局的戰斧手就要負責砍樹。 大部分戰斧手都是將披掛放在車上,輕裝上陣。 只有宋意,說什么都不愿意把自己背上那把大錘放下。但他天生神力,身背重錘,砍樹的速度卻也不慢。 趙括自然是帶隊走在隊伍的最前方,這幾天他從宋意身上學了不少辨別方向的竅門。 東方和西方可以靠太陽來辨別。南北就要看植被了。 先看樹葉,樹葉茂盛的一面是南面。其次看樹的年輪,年輪密集的一面是北面,年輪稀疏的一面是南面。實在不行,找一塊醒目的巖石來觀察,巖石上布滿青苔的一面是北側,干燥光禿的一面為南側。 這些看似和行軍打仗無關,但是趙括卻明白,要達成兵法所說的例如聲東擊西、瞞天過海等等,這些東西是基礎。 有趙括帶頭,趙軍的速度明顯比預想的快。趙括本來還想帶頭推一輛獨輪車,可是他明顯沒有掌握開車的訣竅,好幾次路上翻車,拖累了速度。于是干脆就把幾個戰斧手的給養背到身上。 這些給養其實說重也不重,放獨輪車上運也不會增加太多負擔。 但是趙括作為現代人,他明白給我沖的效果遠不如跟我沖來得好,也知道身先士卒的重要性,這個重要性不僅體現在作戰的時候,也體現在平時的一點一滴。 他這樣的做派,確實讓隨行的趙軍個個生龍活虎。本身這些被選出來的趙軍就屬于比較忠誠士氣比較高昂的,當下人人奮勇爭先。 這一路上,經常會有車輪卡住,獨輪車散架等事情的發生,但是士卒們的反應遠比平時迅速,立刻就把物資撿起來,有的就直接背著跟著大部隊走,修不好的獨輪車就扔了。有的不小心摔跤跌倒了,手臂斷了,就用木板夾住,忍著痛跟著大部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