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秀才看了看幾人昨天破的題,勉強還算滿意。 他指出了其中的一點問題,然后又說道:“昨日跟你們說了破題之法,功課也算是勉強能看。” “今日我們就把一整篇的范式文章給講完,然后你們回去就學著做文章。” 三人都打起精神來,專心的盯著李秀才,唯恐錯過了他說話的時機。 李秀才說:“先前說過,所謂文章,就是起承轉合四個字。” “起是破題。” “接下來,一二比,就是承。” “這個承,既要領承題前,也得引出其后,以提起全篇之勢。” “一二比提起全文后,后面可以接上三四句散句,再次點出題目,這樣文章就能處處扣題,上下一體。” “三四比,則是全篇的脊梁” 李秀才一邊說著做文章之法,一邊對照著手中文章,逐一講解。 就算是趙策這種現代人,從來沒有碰到過八股文的,也是聽的淺顯易懂。 筆記更是記了滿滿的一整頁。 總的來說,八股文的格式,是固定的。 難的,是中間的內容。 等到范式文章的全篇講完后,李秀才又給他們布置了一篇作業。 從《孟子》中,抽了一句出來,要他們回家之后,從破題開始,仿造全文,寫一篇真正的八比文出來。 李秀才走后,趙策也不耽誤,快速的把自己的東西收拾好。 幾人在門口分別,吳學禮意外的發現趙策今天和他走的是同一條路。 吳學禮有些好奇的問:“你今日有事要辦?” 趙策點頭,說:“不錯。” 趙文生這幾天都在城里忙店鋪的事情,沒有回過村里。 趙策今天就順路把要交付的白糖拿了出來。 這路,是去雜貨店的路。 吳學禮見趙策和他同路,高興的同他說話。 吐槽了一下功課難后,他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 “噯,趙策,那個采糖記,就是你家的吧?” “我記得你那日在詩會上,說自己家有個祖傳手藝,能制白糖?” 趙策點頭,說:“不錯。” 吳學禮嘀咕道:“那等你店鋪開起來后,我們家換在你家那里進貨才是。” 換? 趙策有些疑惑。 不過不待他細想,一股子濃重的脂粉味便撲面而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