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些莊稼人立馬興高采烈回去,不一會兒,便領著家里的孩子來了。 不僅如此,這些莊稼人還帶著所謂的拜師禮! 有的是半塊臘肉,有的是十個雞蛋,有的是兩把粉條,有的是十斤糧食,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福貴,家珍,你們千萬別嫌棄,我們這也拿不出更好的東西了。”這些莊稼人有些慚愧的說道。 讀書在他們眼里可不是件容易得事兒,他們也想把孩子送進城里的學堂,可學堂的學費根本不是他們能想象的。 可孩子想讀書,他們也不好阻攔,得知家珍愿意教自家孩子,自然想要表達自己的心意。 家珍大大方方收下這些拜師禮,“這些東西已經(jīng)不少了,我又不是正兒八經(jīng)的先生,能讓娃娃們認個字就不錯了。” 這些莊稼人咧著一口大黃牙,“能認字已經(jīng)很了不得了。” 隨后,他們拎著自家孩子的衣裳,惡狠狠的說道:“以后跟著家珍好好學,要是敢不聽話,老子打斷你的狗腿。” 說完,又對家珍道:“要是娃娃們不聽話,你使勁打,這些小兔崽子皮的很,不打不行。” 家珍哭笑不得的點點頭,走過去幫其中一個女娃娃整理一下衣裳,溫聲道:“娃娃們都很乖。” 莊稼漢們沒有多待,這段時間正是農(nóng)忙的時候,把孩子留在這里,便急匆匆的回家干活去了。 家珍看著這些皮膚黝黑,發(fā)色枯黃,瘦的皮包骨,穿著破舊粗布衣裳的時候,心疼的招呼他們進屋。 不一會兒,郎朗的讀書聲從里面?zhèn)髁顺鰜恚旄YF好笑的搖搖頭,沒想到家珍還有當老師的天賦。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村里其他人聽說家珍在教書后,紛紛把家里的孩子送了過來,隨之而來的還有大量拜師禮。 其他的不說,光是臘肉就有足足十斤! 由于人數(shù)太多,茅草屋里擠不下,家珍干脆把講臺搬在院子里,每日上午用心教這些孩子們認字讀書。 教具也很簡單,黑炭,木板,筆直的竹棍,加上家珍肚子里的墨水,足以教授這些孩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