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太平洋影業與華納兄弟的談判已經進入尾段,他帶資進組沒問題。 這是馬丁-斯科塞斯的項目,競爭者肯定有。 托馬斯不擔心馬丁的競爭力,反而擔心另一點:“這是一個高端局,斯科塞斯非常重視,根據阿里與他的交談,這屆奧斯卡他沒有任何希望,他準備再次沖擊奧斯卡最佳導演,任何針對這個項目亂來的人,只會成為馬丁-斯科塞斯的敵人。” 他告誡道:“不是說不能競爭,但有些太低級的手段,在這樣的高端局里,帶來的可能是負面效果,斯科塞斯近四十年從業經驗,他什么沒見過?” 馬丁點頭:“競爭者們咖位比我高很多,使用爛手段搞人就算我一時搞成功了,后面也會有很壞的影響,可能角色帶來的收益,比不上后續的影響。” “沒錯。”隨著與馬丁相處,托馬斯越發覺得蠟像館和牛仔褲劇組試鏡與拍攝期間,發生的事不是偶然。 先是最大的競爭對手被阿德里安干掉,接著阿德里安又在澳大利亞完蛋,牛仔褲劇組那事更不可能是巧合。 這些事受益者是誰? 托馬斯看了眼緊閉的辦公室門,特意壓低聲音,告誡道:“蠟像館和牛仔褲那些事,發生在那些人身上,經紀公司說放棄也就放棄了,畢竟不是真正的明星,但發生在明星級演員身上,處理起來完全不同,明星關系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相關利益方絕對不會輕易放過。” 馬丁當然懂這些,說道:“你的心放在胸膛里,我從未打算在這個角色上走歪路。” 那些爛手段肯定不能亂用,他問道:“現在競爭者有誰?” 托馬斯搖頭:“我們多方打探,暫時沒有消息,劇組到目前為止只確定萊昂納多一個演員,其余角色的演員遴選程序尚未啟動,無從打聽,但有一點可以確定,斯科塞斯的影片從不缺重量級的明星演員。” 這事還要從華納兄弟那邊著手,馬丁該問另一個項目:“你給我打電話,說公司有導演愿意執導《通緝令》?” 托馬斯說道:“阿里和吉姆聯名發布相關通告,有幾個經紀人推薦了他們的導演客戶。” 他把幾份資料交給馬丁:“皮埃爾,一位攝影師,此前沒有單獨執導的履歷。邁克爾-戴維斯,編劇出身的導演,最近一部電影是《魔鬼卡車》。” 馬丁仔細翻看,這兩個導演非常陌生,他來到好萊塢這么長時間,從來都沒聽說過。 托馬斯又說道:“還有一位,法國導演路易斯-萊特里爾,執導的前一部電影《狼犬丹尼》2月初剛在歐洲上映,反響較為一般。” 馬丁聽過這個導演的名字,翻看他的過往資料,看到了一個系列電影——《非常人販》! 前兩部的導演。 馬丁仔細回憶這兩部電影,貌似除了奧迪,只有杰森-斯坦森留下了印象,其余都記不清了。 系列拍了三部,奠定了斯坦森動作影星的地位,好像就是以動作和玩酷出彩,與《通緝令》比較搭。 馬丁又凝神思考,印象里這伙計還拍過其他片子,但他曾經觀看電影的時候,沒怎么注意過導演,除非好萊塢第一線的大導演。 毫無疑問,這是個擅長拍攝動作片的導演。 馬丁看了眼《非常人販》后面標注的歐羅巴公司,問道:“萊特里爾目前在洛杉磯?” 托馬斯簡單說道:“《狼犬丹尼》完成以后,他的發展重心轉向了好萊塢,拍攝丹尼這部電影前,就已經與公司簽了經紀合約。” 馬丁翻看了一遍萊特里爾的資料,拿過托馬斯辦公桌上的電話,撥打了阿嘉的號碼。 阿嘉拍攝隔山有眼前才從法國來到北美發展,應該有所了解。 第(2/3)頁